每天被自己亲手掐死在摇篮里的问题不计其数,但总有一部分侥幸生还,欲知其然以及其所以然,比如说:该怎么去定义夏天何时到来呢?
常常想要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这大概是所谓“读书人”的“坏习惯”。我仔细一琢磨,是不是有的人凭感觉说“诶呦,这气温嘿这么高,简直热死个人,该不是夏天到了吧?”,旁边儿再有个人一听,“可说呢,你也不瞧瞧这立夏都过去多长时间了。”此刻再看第三位,躲在阴凉处拿着手机正在查呢。
我可能三者兼有,这夏天说来就来,上网查到的信息在我看来无法确信,我唯一能确信的是——房间里的空调坏了。
哪怕坏得不那么彻底。这空调它不太愿意接收“开”和“关”之外的其他指令,已然降格成了电风扇。没有生命的机器竟然过出了自己的态度,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你还有什么理由……再瞎扯淡呢?
感悟出一种奇妙的体验:那些不算坏透,总留一点希望的事情,结果可能会更糟。就像经过一番折腾,我感觉屋子里的温度反而升高了。那个你以为的万幸最后成为了万万没想到的不幸。
如何缓解温度居高不下?我花半小时扳手指数了数自己的优点,再看了一眼存款……嘛,就那样,倒也不像段子里说得那般邪乎,无非也就是心疼了自己30分钟。然后一股忧愁涌上心头,主要还是因为饿了。
夜半时分,好孩子们都已经睡着,不妨来讲几个故事。
从哪里开始呢?从童年开始讲起吧。正巧儿童节刚过,各路大侠站出来强行科普了一把起源,按说不该今年才有,但确是头回听说。此事不急,日后再表。
那么开始: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惆怅已惘然
童年的记忆碎片留下不多,把从长辈那里听来的片段拼凑成完整的故事,作为一辈子的珍贵收藏。
彼时日子平平淡淡,现在些许追悔莫及,空留一身惆怅。
儿时的记忆中更多的是爷爷奶奶的陪伴。有时和爷爷两个人一老一小在菜市场消磨各自都没有烦恼的时光,有时和奶奶一起在田地里感受自然带来的无边的快乐。小时候你并不会清醒地认识自己,思维非常简单,但是我认为可以从当时的行为中看出点什么来。
某次爷爷在河边淘米,我在一旁看着,突然就说“不要洗,抓一把泥土放进去”,态度严肃,严肃到可笑,而且令人摸不着头脑,最后大概没有被当一回事吧。这件事情每次被提起都让长辈们哄笑,而我越发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也只有我自己还清楚记得其中的理由:希望能在自己说“开始”之后再开始,所以才会因为着急而说出那样的话来。
该说是一种潜在的主导意识,控制欲之类吗?幸好后来并没有觉醒,不过每想起一次羞耻感也多加一分。另外再说一件与其说是羞耻不如称为羞愧更合适的事情吧。
我的奶奶身高太过低调,常遭非议。我因为年幼无知而被人做了许多错误的舆论引导,说了很多现在看来极其愚蠢的话,而奶奶总是靠着她的强硬抵挡住外人有意的恶意,用乐观的笑容消解掉我无意的恶意。随着我的成长,随着奶奶的身躯日渐低矮,那种愧疚之感剧烈膨胀。现在,奶奶每次笑着说她只到我的胸口,那笑容绝不是装出来的,我予以回应的笑容却并不真实。
无知不是挡箭牌,犯下的错误也不可能更改,要如何去弥补,身在别处,即使咫尺之途也难得陪伴。所以常回去看看,珍惜每次陪伴,也总是逮住机会多说几句。
我很喜欢和爷爷他们这一辈的人聊天,那种经历过风霜积累的智慧,学不来,却足够有趣;那些沿袭祖辈留下的知识,当记在心里,仍旧传递下去。
任何不从善意出发的惩罚都是耍流氓
乖与不乖的小孩最终都会被送到监……哦不,是学校里,顺理成章地学习知识,艰难挣扎着领会做人。
你不怎么会因为表现乖巧而受到表扬,却时常因为“一丁点儿”的调皮捣蛋而受到处罚。这种事虽不愿提起却像钉子一样牢牢扎在心里面啊。
这就要说回到大约21世纪初的某一天,我因为没有准确地汇报教室外罚站同学的具体情况,而被班主任扯着红领巾砸在门上,来回可能有好几次,那画面太美已经不敢想象。当时我的语言表达约等于没有,突然被安排这么个任务表示也很绝望。果不其然,胖揍一顿,说起来这个事儿并没有留下什么面积太大的心理阴影,只是心中郁结、委屈占大部分。老师也属于方法不妥,没给任何人带来坏的影响算是谢天谢地了。
接着还是上回书说到的那一年,另外有一天,班里来了高年级的女生替我们班出黑板报,我们则照常上课。为了引起背后女生们的注意,包括我在内的部分男生,将书重重地放下,书脊碰撞桌面的巨大声响完全把她们吓住了,所以一纸诉状到班主任那里,“罪行”不可推卸,惩戒如期而至。此后规规矩矩,在所有课堂上安安稳稳不敢造次。
从一次次的惩罚中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想必也是老师希望我能够反思得到的,所以我想任何教育中的“惩”都需要带着善意去实施,它不是目的,常常是于心不忍的督促。
惩罚显然有必要,至于效果任何,一方面是方法,另一方面是孩子自身的领悟。
人的善良以及教养还有自我满足
孩子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品格,所谓教养,有时我们归结为父母的教育,殊不知其实这只是极小的影响,孩子会想什么可是不受控制的。
素质是自己选择产生的结果。你可以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常常善良的人,一个偶尔善良的人,一个不善良的人,不论如何。
抛开最后一种不谈,你表达善意的时候有多大程度是因为自我满足呢?
我昨天出门一趟,在十字路口等红灯,脚边因修路而架设的木板掉了,自行车通行不便。就事实来说我花了不到十秒将它放好,然后将存在安全隐患的塑料瓶丢掉。即使没有旁人那句小声的“谢谢”,我也觉得心情舒畅。
我是不是为了自我满足?可能没错,看不下去所以采取行动,如果要追究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说不清楚。从结果来看内心舒坦,其它就显得并不重要。然后被怎么评价,那就是别人的事了。
世间要紧事,不过生与死
和老人们交谈也可以使你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是否体现了教养。好像人们到一定年纪就会相当注重外界自己的评价。
我知道这么一个在人们心目中评价极好的人,我的外公。可是外公走得早,早到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的样子,这是我人生最早产生的遗憾,也将成为永远的遗憾,遗憾到总是让人无法克制。
所谓死亡,就这样震慑了小时候的我。也经历了许多生死时刻,最终活到现在,说容易不少跌跌撞撞,说艰难大多无关痛痒。
还是怕死的,多少次因为陷入恐惧的漩涡而勉强克制住惊叫。怕死说到底是欲望太大而得到满足的不多。
要说生死,生已然如此,死,该怕的还是怕,年轻人无论如何也没可能真正拥有上了年纪之后的从容淡泊,经历太少可遇而不可求,那就害怕着吧。
一出生,人就开始在通往“死”的路上一往无前,有句废话叫“活一天少一天”,那可不,少两天多不像话。
当年高考语文写作,我引用了史铁生《我与地坛》里的一处,就是“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一部分,初读时就感慨颇多,所以熟记于心,在短短一分钟里奋笔疾书,画上句号时,也正好打铃收工。
把死看做馈赠,在此之前尽情欢畅,做好该做的准备。人生在世,需要在意的,不过生死;逃避不了的,不过生死。唉,不过生死。
话说到这份上,按理就该结束了,突然觉得不够,补上一则。
能做到以下一条的,请和我做朋友
关于朋友,本有很多可说的,今次只想讲一个故事,一个小故事。
动物村庄里生活着很多动物,小猫是新搬来的居民,一天他在家门口的树下贴了一张告示,大意是想要和其他动物做朋友,动物们纷纷前往查看,看完之后无论哪一个都摇头而归。告示上这样写着“各位亲爱的村民,我是刚刚搬过来的小猫,能做到以下几条的,请和我做朋友:早上和我一起种地,中午和我一起晒太阳,下午和我一起钓鱼,晚上和我一起读书。”小猫非常疑惑,不知道问题所在,在旁人的提醒之下,第二天他贴出了新的告示,内容是一样的内容,只是改动了一个字,把“以下‘几’条”改成了“以下‘一’条”,于是他得到了许多能够陪他一起做各种事情的朋友。
不算深刻又缺了点趣味的故事,你是否看出什么呢?
那么,希望每晚都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