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迫不及待地揉搓着最后的树叶,天气更冷了,街上穿棉袄的人越来,因为要送早早要赶去学校上学的孩子,我们也不得不每天早起,每个早晨大约7:03前到达学校。清晨的学校是安静的,是可以静心思考的,在校园开始沸腾之前,我可以坐在电脑前整理昨天的思绪,梳理今天的安排。俗语有言“一早顶三晌”——一个早晨的时间可以顶替三个早上的时间,所以家里人几乎都有一个习惯,每天早起。
最近有人不可思议,觉得我的精力很充沛,感觉自己无法想象,在这么忙碌的时间里,为什么可以坚持每天日更,居然写下30多万字儿?事情开始也是儿戏,疫情期间,小朋友每天都要学习,作为家长,总不能给孩子做坏榜样,于是坐在孩子旁边看书。可是孩子学习有检测,有成绩能够体现她学习的程度,那么我们坐在旁边,仅仅看书就有混日子之嫌了,于是跟小朋友说“你好好学习,把这些卷子都刷完,考上名校,妈妈认真看书学习,今年写完30万的字儿,我们一起加油,比赛。”于是乎,一半为了给孩子做榜样,一半为了自己实现诺言。
就那样开始了,疫情的时候,坐在孩子的书桌旁,孩子认真写作业,我认真敲字儿,一个早晨时间也会悄然而过,她写几张卷子,我写几篇文章,我们都感觉收获满满。
慢慢的,就像孩子每天要完成作业一样,每天开始完成属于我自己的作业,孩子总会问“妈妈,你今天更文了吗?”感觉比我还上心。我总会在她旁边看书,更文,陪她写作业,一起坚持做一件事情。常常想: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们每天都对世界充满好奇,每天晚上都能够坚持写作业,写作业这个活儿对于他们来说,一做就是12年,几乎没有一天可以落下,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也得咬着牙坚持,也得不停止排除万难做下去,仅仅这份做下去,就是值得我们家长学习的事情。
慢慢的,更文这个事情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必须刷牙洗脸一样,倘若今天没有去做,会觉得很不舒服,会觉得今天的思维无处安放,有的时候,会思绪很乱,会想要表达很多东西。
常常在想,为人母为人师,总是喜欢唠唠叨叨,每天总有很多的话想要说。用写作这个方式,把自己想说的东西记录下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内心的表达愿望,也许,说的就会少一些,就会思路更清晰一些。事实证明,这么长时间一来,经过没有预设的坚持,很多时候,思维顺畅很多,说话比以前更加有条理,更能够控制废话的频率,这样,也算是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最大的收获。有人说“随意写作就是无效写作。”虽然当时许诺今年完成的30万字儿已经提前完成,但是随意性极大,没有清楚的思路,就权当是万丈高楼夯地基了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平常心对待,认真思考,争取理顺,争取让文字对周围的年轻老师们有所帮助。
有人说,写作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事,因此,不管什么时候,这个基本功还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成年以后,我们很多事情开始变得浮躁,很多事情要求别人去怎样怎样做,却很少要求自己去怎样做?每个早晨,来得早的时候,就赶紧打开电脑,让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让思维飞速旋转,权当是手脑并用的晨间操了。
容颜在一分一秒中衰退着,记忆能力也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珍惜每天这个属于自己的时间,让大脑运动,去思考,早起,有收获,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