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想升级几年前写的《思维地图》系列,因为磨炼了几年回头看,发现它们写的实在是…虽然有一点点实用,适合入门,但不够深刻,也容易把人带偏。不过单纯用文字把新方法写出来,似乎这种做法本身就会带来谬误。所以,今天,先不严谨的总结一下思想成长或者说精神修炼的的几个阶段,至少让大家能稍微看到我所朝向的方向。
第一阶段:结构
第一阶段可以概括为“结构”,就是观察、分析、表达事物都可以运用一些规律性、逻辑性的结构。这个结构也可以简单理解成日常所说的狭义的“知识” (换个“高级”的词叫“思维模型”或者说“模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这个阶段:
- 前期:持续学习各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论武器。
- 中期:被这些知识反向塑造,默认了这个世界、各种现象似乎都遵循着一种秩序,而自己则掌握了认识这些秩序的“普适”方法。
- 后期:形成一种信念——如果对一个事物认识不足,一定是结构掌握的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学习它们。(信念以及信念群形成的“信仰”,往往那些伪装成客观规律,不被我们辨识为信仰的信仰,才是最强有力的信仰,这种信仰会潜移默化的主宰人的思想)
换个角度看,对于这个阶段的“知识分子”,还是比较好教育的:
- 前期:先给予一些很“硬”的知识,比如数学原理、物理规律,让他们感受到秩序的规律性、实用性,屡试不爽。
- 中期:给予一些不太硬的东西,穿上科学的衣服,以XX定律结尾,也能被接受。比如“摩尔定律”,这种由人构造由人总结完全不自然的东西,也能成为“定律”。
- 后期:再来点完全软性的,涉及到价值层面的判断,比如职场规则、社会法则,即使告诉他们这些不是“实然”(事实是怎么样)而是“应然”(应该怎么样),只要有理论体系护体,大概率也会被接受。
“结构”特别适合速成,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框架下,只要积极的学习和应用,就可以快速成长。不过需要小心的就是被反噬,人们创造了这种符号秩序,极大提高了效率,又被这种符号秩序奴役,这就是骇客帝国所讲的故事。
第二阶段:解构
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解构”,或者说是“分裂”、“批判性”。
一般是在经历了几次秩序失败之后,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发现了生成这些结构的背景框架似乎相当的可疑。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事物如此符合逻辑、如此有序,能被结构化的认识,那么必然有一种更高秩序来决定它们,这个更高的秩序又是谁定的呢?到底是那些结构真的有用,还是我以及大部分人的愚蠢让它显得有用呢?这个反思的结果,一般会引入一些超越性和神秘性的东西和秩序进行对立,建立一个混沌与秩序并存的世界观,用结构处理“能”结构化的,把失效的部分整体归到其他。
就好像以前你看到红绿灯,感叹这套程序完美有序、循环往复的运行,便持续学习和追寻背后的实现代码,学习各种规则、编程技术。有一天,你忽然看到一个人闯了红灯,程序失效了。一种反应是,这背后肯定还有更复杂的程序在运行,这个人迟早会接受应有的惩罚,只不过是你对程序的了解还不够,或者,人类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另一种反应则是,你意识到制定这个程序的人,似乎也有搞不定的时候,存在着另外一种超越这个程序力量,很难被结构化的捕获,比如某种天道、命运。
大部分没有经过第一阶段的人,反而和已经到达这个阶段的人有点相似。只不过一路修炼过来的人,一般更有力量,也更虔诚。
- 力量,是因为他可以灵活使用一种结构化的“理论武器”;
- 虔诚,则是一种经过“彻底反思”后对“神”的一种强烈信仰。
你看很多知识分子都有宗教或者“不是宗教”(自称不是)的信仰,甚至牛顿、钱学森这样杰出的科学家也不例外,气功、老子、上帝神佛什么的。就算是笨想,你也能发现,这和世俗意义上的蠢,应该有本质的区别。
阶段一和二所获得的能力
第一阶段的人还是比较务实的,遇到现实问题,会在世界上现有的主流知识体系里找方法去解决它,只不过能“引用”的这些方法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按学科分类,最好用的是自然科学,一般般的是社会科学,最差的是思维科学,比如心理学、认知神经学。
到了第二阶段,则会由实入虚,可以进行一种二元对立式的反思,把研究对象分为内部和外部,既能看到关于对象本身的知识,又能看到外部决定了这些知识的东西。到了这个阶段会获得一种新的能力——创造知识体系,更严谨的说法叫“操纵概念”。如果你意识到概念系统和现实之间连接并不是那么紧密,那么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你可以篡改这些概念符号,并借助处于一阶段的人群,把虚的东西现实化,或者说主观的东西客观化。
在宏观层面,很多理论体系都有这个特点。
比如,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中的定义,“金钱”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与商品之间交换的媒介,价值依附于商品中,而“金钱”只是度量中介,这个说法在这个体系中是很正确的,逻辑满分。但如果你相信这一点,那么大概率会造成你一生的努力工作,但是只能温饱。因为在现实中,这套理论只能解释你花钱买了面包,却解释不了为什么少数人没有从事直接劳动却可以掌握超量的金钱。理论能把一些“价值判断”,一些“应然”的东西,通过一通操作,变成“实然”,来影响你的生活。企业中常说的“职业素养”、“996”、“奋斗者”都是类似的方式。
再比如认知神经学,把人当机器研究,给出过很多反经验、反直觉的结论,但是只要你相信,就可以像对待机器一样对自己,指导实践。但理解软件的代码能反过来推演出软件本身的功能和设计目的吗?手握一个ifelse的简单逻辑规律,就说自己掌握了这个具体的软件的一个具体功能,有点说不过去。
在微观层面,则是可以通过重定义基础概念达到某种目。“事实”、“努力”、“沟通”、“协作”、“财富”、“自由”等都是容易被操作的基础概念。
不管怎么说,这个阶段算是进入了“哲学”领域了,但是还没有通透,一般还是会有间歇性空虚、困惑,缺乏意义感等症状。所以要持续再修炼才会逐步进入第三阶段。
二阶段为何能操纵一阶段
简单用符号学解释一下,第一阶段的人为何如此容易被概念“俘获”。
日常使用的语言,在符号学中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叫“能指”,可以命名为a,它的特点是能对应到具体的现实特征,比如“你把这本书读一下,之后再去洗手吃饭”,每一句话都能对应到实际的动作,而且话语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一种时空连续性。
另一类叫“主人能指”,可以命名为A,它本身是没有根据的,是空壳子,比如“神”这种符号,或者是“我是神,我说的你要遵守”这种命令的话语。
在日常的语用中,语言其实都是按Aaaaaa的顺序出现的,A是a的前提、根据,只不过常常是隐藏不提的。
当一个人能发现这个A和a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沟壑,一个逻辑裂痕的时候,就是意识产生的时刻。比如对小孩子来说,A总是“爸爸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后来逐步意识到这个A是可以斗争争取一下的时候,会逐步用“我”来代替,孩子就成长了。
可惜很快,又会被人类社会中漂浮的意识形态俘获,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A。比如尺度大一点的“god”、“science”,尺度小一点“corporate culture”,基础一点的“爱情”、“和平”、“成功”。这些A本来都是空壳子,但由于你活在了一个巨大的结果里,所以它们都对应了无数个a,但是其实这些a都是通过不停的斗争形成的一个暂态的集合,只是阶段性的结果,而且是会不停流变的。不过人们常常忽略这一点,误认为A是充盈的、完满的,因此直接援引这个A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当一个人发现他常常引用的A不再空洞的时候,往往已经被意识形态俘获了,会把A和a之间的沟壑忽略掉,看做是天经地义的。比如:
- 爱情就是忠诚、和谐、炽烈、伟大的;
- 成功就是有钱、有权、有闲的。
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把自己也转化为A后面的一个a。比如,一个反对成功学的人,他会认为“我不追求成功,我早已看破了这个金字塔游戏”。但他把自己定位在“成功”这个大A下,然后把自己识别出来,感觉自己更聪明、更清醒,但其实和其他人没什么分别,他忘了“成功”这个大A本身是可以悬置、有待博弈的,还是臣服在它之下,甚至把自己作为了话语中的一个确定性的、被统治的符号,恰恰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由性、主体性。
一个有助于理解的模型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在这里搭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几乎可以带入哲学中一切主要的论域来帮助理解,如果一二阶段没有搞清楚,就很难理解我接下来要写的三、四阶段。来,发挥你的想象力:
有一台服务器,服务器中运行着一个用C语言写的游戏程序叫“人类世界”,游戏程序里生成了很多有“智慧”的小人。当然,所谓“智慧”,就是每个小人自己脑袋里运行着一个子程序,可以通过一种vlog语言“看到”、“分析”、“记录”周边的世界,当然,也包括小人自己。
经过很久很久的积累,这些小人熟练的使用vlog语言,构建出了三大类知识:
- 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总结了“人类世界”中能用vlog语言理解且有规律的部分,形成了定理、定律,指导对世界的改造。
- 数学:一种用vlog语言描述的计数器,通过计算的方式可以辅助自己玩的更好。
- 逻辑学:vlog语言本身的运行规律。可以用类似debug的方式,优化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个小人,阶段一的你,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你以为的世界等同是“人类世界”这个程序。
仔细想想,vlog语言是你的内置系统,所以你理解的世界一定也是基于vlog语言所呈现的,必然是某种符号化的(对小人来说就是vlog化的)。符号的特点就是永恒性、结构性、融贯性,所以给你一种错觉就是“人类世界”这个程序本身就是规律性的。然后你会在这个基础假设之上,按四个论域从下到上搭建世界观:
- 宇宙论(整个世界的背景):用vlog语言描述的基本框架,比如时间、空间。
- 本体论(世界中什么是真实的、本质性的存在):用vlog语言观察到事物、事实。
- 认识论(怎么认识事物和自己):vlog语言构建出的一个“自我”,就是“我”。我通过vlog语言的形式来认识世界。
- 目的论:找到在各种场景下自己存在和做事的目的、价值、意义之类的。
所以阶段一的焦点主要在本体论假设上,导致小人以为的“人类世界”的样子,其实是vlog语言描述的世界,这个描述,一部分来自小人的自身体验,一部分来自于小人社会给他的规训,然后小人用这些框架回溯性的构造了宇宙论,把自己放与其中,再进一步推导出对应的认识论、目的论。所以可预见的是,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小人是很容易被操控的,另一方面,这套框架,推导出的认识论、目的论,一定是错的,而且最后一定会导向两大方向:
- 不太擅长思考的小人,最后会导向“享乐”。这是一种唯我论,“我”的体验最重要,享乐吧。
- 比较“聪明”的小人(假聪明),他会用vlog语言推导到极致,最后得到那个答案——“虚无”,一切都无目的、无价值、无意义的。
这两个答案,其实也都在小人社会的预期之内:
- “虚无”会让小人更聚焦生存、聚集眼前,努力工作。
- “享乐”则会促进消费,同时,为了消费,小人就要更努力的赚钱,这样就被牢牢的绑在生产线上了。
至于第二阶段,小人感受到了本体论层面上的裂痕,就是自己构造的这个vlog语言的世界和“人类世界”(C语言构造的),存在着沟壑。前者是僵死的、被别人和自己写入的模型,所以才看起来那么有序,而后者明显更高级,而由C语言构造出来的小人本身其实也是这更高级世界中的一部分,为什么会被一个低级版本的东西控制呢。于是,小人会用他仅会的vlog语言去解构自己原来构建的vlog语言版本的世界。可惜这个阶段仍有局限性,就是你会认为“人类世界”这个程序是不可知的,是神秘的,因为你无法用vlog语言去模拟或者说想象出C语言的程序。所以小人的世界观会变成这样:
- 宇宙论、本体论:C语言构造出来的世界是不可知的,我也理解不了。空间、时间都是用vlog语言拟制出来的模型,但可以先用着。
- 认识论:我是C语言的程序,vlog语言构造出的“自我”也是模型,所以我不能自己被符号玩死,我也要能控制这些符号才行。
- 目的论:由小人构造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目的,因为一定是基于vlog语言的符号系统,比如国家、公司、社群之类的。不是由小人构造的而是由程序本身生成的东西,包括我自己,可能有目的,也可能没有,是不可知的,毕竟程序不是我写的。
第一阶段的小人,活在vlog构建的世界秩序里,就好像是“人类世界”这个程序中的由vlog语言构造的小游戏副本,他的自己的vlog系统被牢牢控制在一个大型vlog符号系统下,虽然活的像工具,但是执行力很强。
第二阶段的小人,则会超越这层副本,经常会发现这个vlog符号体系本身的bug,而且制造这个游戏的玩家们本身其实也挺无力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小人,除了日常打游戏,还能做点修改器、外挂什么。
举个尺度小点的例子:
- 公司里,阶段一的小人会跟随公司里指定的规章制度做各种执行,阶段二会发现,这玩意本身漏洞百出,我来做个攻略吧,或者我可以利用这套规则的机制,再混入一些我自己的机制,构建出新的玩法。
- 在物理学界,量子理论已经很玄了,我可以拟制出一个更厉害的模型,比如弦理论、玻色子什么的,只要这套构建符合物理学基本符号范式,被主流认可,绝大部分小人都会相信。
可惜,就像哲学很难解决现实问题一样,小人在阶段二还是很弱小的,顶多在vlog副本里玩一玩,无法解决自我和目的论范畴内的很多问题。好在,成长之路还有后续。
单虓晗,写于2022年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