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 积极主动 —个人愿景的原则
1.本章启示。
01.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劝其他人积极主动,但真正反思观察自己时,无论是生活、工作、学习等事件中,自己多少会有这样的惯有思维:因为外界环境或条件是这样,所以我不得不那样做。
真正积极主动是知道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能够为自己创造有利的环境,并付诸行动,且承担后果。
02.积极主动的人会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影响圈内,花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而非外界不可控的因素上。
2.本章理解。
01.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02.人类的自我意识,即思考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让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人类的自我意识能够检视自己的自我意识是基于现实和原则,还是受到社会的制约与环境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03.无论是基因决定论(生来暴脾气)、心理决定论(父母这么对我,所以我这样教育孩子)、环境决定论(周围人逼我的),都是说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基本观点是我们会受到条件左右,我们会以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
04.出生于奥地利,20世纪美国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维克多•弗兰克尔,生为犹太人,曾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运用自我意识挖掘出人性最根本的选择,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05.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其中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
06.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自身的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07.积极主动的人根据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08.弗兰克尔指出人生主要有三种价值观:经验价值观、创造价值观、态度价值观。
09.对于年幼尚处于情绪依赖阶段的人,可以创造有利的氛围,逐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遇到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
10.积极主动的语言: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我选择……
我更愿意……
我打算……
11.积极主动的人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影响圈而非关注圈,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抱怨外界环境。
12.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很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对力所不能及之事情处之泰然,对能够改变的也全力以赴。
13.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噩运的降临。
14.人的一生中,错误的选择在所难免,积极主动的人是马上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真正反败为胜。因为过去的事情已经属于关注圈的范畴了。
15.做出承诺和信守诺言、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是掌控人生的途径,是培养高效能的根本力量。
16.我们面临的问题分为三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可以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来解决;无法控制的问题,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
17.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