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曼
近日,国内两位明星企业家都在向“全能型”发展,一位是马云开唱,一位是王中军的美术馆开张,两位都在不同程度地介入娱乐、艺术,且都有“用商业引导公众审美的野心”,这也是市场化经济以来,由学院、媒体、批评家构成的艺术评价体系解体后逐渐被商业取代的结果,经济学术语就是“马太效应”或者“赢家通吃”现象。
松美术馆开馆首展
“商而优则唱、商而优则画”,跨界本是近年来的热门,但要用“商才”取代“专才”则未必是社会分工明细化的表征,而是重新进入一个价值无序的时代的开始。
王中军“松美术馆”在开馆前就受到各方关注,主要在于其美术馆建在北京温榆河边,由马场改建,王中军请了国际著名设计师,以现代建筑与中国文人“松”的庭院景观设计相结合,凸显西式结构、中式意境的独特“品位”,有人把它比作北京文化地标,但就美术馆所处位置,就注定它难以成为公共空间。
开馆首展,展出了王中军收藏的主要作品与他个人的创作,从凡·高《雏菊与罂粟花》、毕加索《盘发髻女子坐像》、弗朗西斯·培根《抬手的男人》、莫兰迪《静物》等西方现当代艺术品到国内“中国现当代艺术”,包括艾轩、杨飞云、陈逸飞、何多苓、方力钧、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曾梵志、刘野等。与这两部分并列的第三部分展品则为“王中军个人油画”。
央美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说到该展览王中军说,“不敢说最具规模,但敢说最具匠心。”
与大师、国内大家作品并列展出,的确极具匠心。
王中军收藏的第一幅油画,他说是20多年前花一万多美元买下的一幅艾轩的作品。“我的收藏,确实比较遵循自己的审美取向,不太受别人影响。”
他的收藏,囊括早期学院派画家靳尚谊、罗中立、何多苓、艾轩等,也有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等85美术新潮以来被市场推上风口浪尖的“明星画家”。近几年,他在西方的印象派绘画上投入最多。作为古典艺术和现当代艺术的过渡,王中军表示,“印象派绘画是最感动以及打动我的。”
“这些年我赚的钱几乎都买了艺术品,买完有时候也后悔,但爱好是控制不住的。”王中军说。
除了展示个人收藏,会不会举办其他展览?王中军透露,松美术馆不会设馆长和策展人,首要目的是分享自己的艺术收藏,未来如果有好的展览,可临时搭班子运作。
由此可见,松美术馆更是土豪私人会所,与美术馆相邻的就是马会。从开馆首展的高票价被诟病,就可看出国内企业家做美术馆不是为了社会责任而是个人喜好或者为企业形象服务,所以有评论家预言这些美术馆最终都会成为“烂尾楼工程”,因为他们的本质不是经营美术馆。
短命的美术馆工程
国内民营美术馆第一波浪潮是由地产商带动,最早是成都上河美术馆,由地产商陈其钢修建,美术馆带动地产销售,当时有很多地产商加入了进来,但往往这些美术馆的寿命都与其楼盘的销售时间相当,所以有人讥讽为“短命美术馆”。张宝全的当代美术馆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基本是按照民营美术馆的社会功能与场地出租相结合的方式,成为北京文化地产多功能化的一种尝试,宋庄也有大大小小由地产商投资的美术馆,但都因为运作资金紧缺、缺少专业性而先后倒闭。
民营美术馆的第二波高潮则是由银行、证券公司和个人投资家推动,目前极具规模的是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正大美术馆与刘益谦的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分东西两个馆,据说是以公益项目拿地盖建,结果却是“玩票操作模式”,龙美术馆并没有由专业人士出任馆长,也没有专业学术团队,目前龙美术馆馆长由刘益谦老婆王薇亲任。一年专业展览也就1-2个,刘益谦由此被认为有“洗钱嫌疑”,因为他的收藏真伪难辨,《功甫贴》曾被专家公开指证为赝品,刘的收藏庞杂,多以古玩为主,有专家认为刘所谓的文献几乎毫无美术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刘益谦尚有一定数量的收藏,而绝大多数开发商都没有成体量的收藏。最后变成“烂尾楼”也就难免。
第三波个人美术馆浪潮是从近两年开始,由上市公司与传媒影视公司牵头,王中军的“松美术馆”最为醒目,在于他的藏品中包含了印象派、立体派中的代表作。
王中军的收藏中,也涵盖了目前国内最活跃的油画家作品,从学院、写实到方力钧、曾梵志等市场明星作品,这多少会带动观众对当代艺术的审美,但对于艺术生态的建设,很多圈内人士却并不看好,他们觉得目前国内的个人美术馆还停留在“个人展示”的基础上,而并没有承担对外展览、展示、教育等社会功能和学术上的引领作用。
与之相比,国外企业家、藏家回馈社会的方式往往是以向公立美术馆捐赠、设立基金、信托等方式,让其作品能在专业化的程度上,有严格的筛选机制然后面向公众开放,从而承担社会教育等功能,而不是以个人趣味来代替公众审美。
尤伦斯中心是外资最早进驻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它由尤伦斯基金投资,它也是最早成序列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美术馆,曾对中国艺术家作品进入西方市场起了桥梁作用,也推高了他们的价格。2016年年底,尤伦斯售出中国当代艺术品及撤出中国市场曾引起艺术圈的震荡,尤伦斯在中国的十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十年,他们目前已经转向印度、越南、非洲更新兴市场的艺术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藏家也集聚起足够的收藏实力,他们已大量买进本土艺术品,未来,由企业家新贵引领的审美趣味将左右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市场化发展,这对艺术商业化发展固然是好事,但对艺术本身的促进会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将考验藏家的眼光与艺术家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