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人生记录营创意写作第10天
偶像
01
爸爸。
据说,每个男孩子都有一段时间,会把爸爸当成偶像。
我也不例外。
大概五六岁的时候,觉得爸爸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做到,太厉害了。
每天像爸爸的小尾巴,爸爸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
在生产队,爸爸做兼职会计。白天正常下地干活挣工分,晚上回到会议室整理记账单,做财务报表。
我打开厚厚的账本,翻看那些花花绿绿的表格。爸爸清晰工整的蓝色钢笔字中夹杂着红色的字迹。
“爸爸!为什么有些字是红色的?”
“错的数字,不能涂改,只能用红字的字改过来。让人知道哪里错了,怎样改的。”
“为什么不能涂改呢?”
“把数字涂了,就不知道以前的数字了。就很难查了。”
“这么有趣?!”
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跟着爸爸去地里干活。
一个生产队,有几十个人干同样的活,大家说说笑笑,非常愉快。
爸爸总能成为核心人物,讲话有趣,又喜欢开玩笑。
爸爸非常聪明,发明创造力非常强。沿用了几代人的工具,经过他的改造,好用多了。他不知道修改过多少工具,想出过多少办法。
有一年夏天,我坐在爸爸推的独轮车上,和他一起去割草。太阳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到了地里,爸爸迅速割了几大把草,盖在独轮车上遮挡阳光,让我躲在车下玩。尽管阳光很强,我在阴凉处,微风轻轻地吹着。看着汗流浃背挥舞着镰刀的爸爸,就更不觉得热了。
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做爸爸那样细心、有条理、讲话风趣、善于发明和会照顾人的人。
02
读小学时,哥哥给我买了两本画儿书:《哪吒闹海》和《铁臂阿童木》
哪吒太厉害了,那么小,挥动混天绫,就能把海水搅起来。挥舞小拳头,就能打败坏人虾兵蟹将和龙王三太子。
阿童木也非常厉害。也是小孩儿,竟有十万马力,帮助好多好多好人,打败很多很多坏人。
真希望我也能变成哪吒,变成阿童木,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也要帮助好多好多好人,打败很多很多坏人。
他们大概是我最早的“偶像”吧?
03
真正的偶像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刘老师。
刘老师对我特别好。
我和她侄子做同桌,对我比对她侄子好多了。
我写的作业,老师总是表扬。老师的表扬,鼓励了我。我总是第一时间完成作业,而且总是多写一些。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参加勤工俭学,拾花生。我笨手笨脚,别人一上午可以拾一斤,我总是一两二两。
终于有一天,我也拾了一斤,可以扬眉吐气了。
那是老师帮我拾的!同学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寒假到了,我们班只买到几本印刷的寒假作业。老师把我们分成几组,每组一本,大家把题目抄下来,自己回家写作业。
我也是小组长。和其他组不一样的是,老师把她的书送给了我,我不用抄了,直接在作业本上写答案就行了。
我写作业非常快,看到作业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写,很快一本就写完了。
我的组员们不仅抄题,居然连答案一起抄了。
一年后,我们的老师离开了我们,她结婚了,嫁到很远的地方。
全班所有同学,都非常难过。
多希望老师能继续教我们!
04
同学。
读高中时,我们班有位女生,成绩特别好。
班上成绩好的几位,要么理科好,要么文科好,我算是文理都好的人。数理化都是前几名,作文也经常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朗读。
这位女生不仅如此,她英语比我好,语文英语作文都被老师当成范文。
运动会上,中跑得了奖。
口才一流,只要有她在,就会充满欢声笑语。
于是,她走进了我的日记,我的内心也荡起涟漪。
每天最喜欢默默地注视着她,她聊天时的每一句话都钻进耳朵里……
她是我的偶像吧?
05
明星。
读大一时,我们最喜欢听流行歌曲了。我最喜欢的是郭富城和孟庭苇。
郭富城的《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真是百听不厌。我们搜集他的画报,理留和他一样的发型,唱他的歌。
孟庭苇略带忧伤的歌更加让我们痴迷。我们买了一盒又一盒的磁带,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她的歌曲,憧憬着纯真的爱情。
我们喜欢着明星,但并不崇拜。
他们不是我们的偶像,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
06
没有偶像。
大二、大三,开始大量接触文学和影视作品,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有了一定认识。伟人和圣贤,让我们看到的都只是闪光的一面,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弱点和缺点,都被过滤掉了。
作为榜样,他们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仍然很多很多,但他们绝不是尽善尽美的完人,甚至还有更大的弱点。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崇拜的呢?
东方文化中,缺乏心灵救赎层面的神灵崇拜和信仰。人们更愿意把人神化,“为尊者讳”,无论是先贤还是当代风云人物,很容易被塑造成“神”。在“神”人的影响下,我们盲听盲信,以至于说出可笑的话,做出幼稚的行为。
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我非常喜欢西方推崇的“批判性”思维。
这种思维,让我们能学得更多、认识更深,更能让我们成长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