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奶奶的事情帮着做”这句话小孙子已经烂熟于心,可就是嘴巴甜,行动慢,有时候玩玩具还是会随手乱扔。

关于怎么引导孩子主动收拾玩具,我也是试过很多办法的。相信许多父母都跟孩子讲过好多好多次道理,好说歹说提醒孩子一定要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孩子也都知道了,但是一转头就忘的干干净净。玩具呢,依然躺在地上,可孩子呢,还是屡教不改。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让你感觉特别头疼的问题?今天呢,就教你一招,只需要跟孩子说三句话,你就能让孩子乖乖的主动收拾玩具。

很多时候啊,我们看到孩子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第一反应就是跟孩子说,我数三个数啊,立刻把玩具给我收起来,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玩具玩过之后要收起来,怎么总是记不住,看看你把家里都搞成什么样子的,以后再乱扔玩具,妈妈就直接把你的玩具扔到垃圾桶里。

不好使吧?你跟他说了半天,他还是一动不动,该干嘛干嘛,你也好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济于事。别看你的嗓门儿挺大,但是孩子实际上啥信息都没有接收到,那为什么不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大人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就事论事的跟孩子讨论怎么把玩具收拾好的问题。也就是我常说的,教育孩子里头最没用的三种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

第一,你说这些话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孩子会自动的把你说的这些话给屏蔽掉。那么第二呢,就是跟孩子的生理发育跟大脑发育情况有关了,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可以跟成年人进行一个正常的对话交流,但是他们的大脑其实发育并不成熟啊,对于这些抽象的指令和语言,他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不能很好的把听到的声音直接的就转化成某个固定的指令和动点。也就是说啊,孩子是能够听懂你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他的大脑没有办法指挥他的手跟脚来配合他去完成这个指令。

所以,我的经验是,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如果说想让孩子主动的去收拾好玩具,那么家长就需要用一种三岁以下的孩子能够完全听得懂,不需要大脑来进行二次转换的这种语言去跟孩子沟通。

首先用叙述的方式。面对孩子乱扔玩具这个行为呢?我们也尝试要用这种积极的心态来帮助孩子叙述这件事情,让孩子身在其中,并且愿意为了这个事情负责。

大人可以用惊奇的表情跟孩子说第一句话:“天呐,我们家是被怪兽入侵了,我们小宝贝的玩具怎么被扔的到处都是呢?”

就这么一句话,就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过来,其实这就是破冰。那这个时候呢,孩子可能会有两种表现,一种就是承认啊,这是自己扔的,不是小怪兽来搞破坏了。第二种呢,就是配合大人说:“对呀,对呀,就是怪兽来家里了。”甚至呢,还会顺着你的思路啊,给你编一个这个怪兽来破坏我们家的故事。

总之呢,不管孩子怎么来回应你,当孩子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的时候,那么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第二句话:“奶奶看到这些玩具躺在地上,好心疼他们呀,他们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跟自己的妈妈在一起,他们的妈妈该多伤心呀,那你愿意帮他们送回家,让他们跟妈妈团聚在一起吗?”这句话一出口,咱们孩子呀,大概率会彻底的陷入你给他讲到这个故事里面了。这个时候啊,它就会爱心泛滥,一心的想要去拯救这些玩具,甚至还会拿起来这些玩具啊,拍拍啊,甚至摸摸他们,跟他们说话之类的。

因为在孩子们的心中啊,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用讲故事的方法跟孩子沟通是最有效的。

刚开始我们要求孩子去收拾整理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这样去说第三句话:“嗯,那让奶奶帮你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

说这句话的目的呢,就是要通过以身示范的方式来给孩子做引导,让孩子跟随我们一起来开始行动。慢慢地,我们就可以要求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了。或者呢,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你需要奶奶的帮忙吗?

在孩子完成了收拾玩具之后呢?我们不要夸奖孩子“你好棒啊,你懂得收纳啦,你看你把玩具收拾的多好,你这个习惯这么好”之类的话。一定要夸孩子说:“宝贝,你做的真好,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玩具们都好开心啊,能够遇到你这么好的小朋友、小主人,他们都说,以后啊,还会非常的愿意陪你一起玩儿”。

这样就会很好的激励孩子,让孩子养成收纳玩具的好习惯。那么在下一次孩子出现乱扔玩具的时候呢?你只需要提醒一句啊,玩具宝宝们都被扔在外面,他们都好伤心呀,对吧,孩子听到这句话就会唤醒他内在的爱心和对玩具的怜悯和照顾的这个情绪,孩子接下来就一定会主动的把玩具给收拾起来。

那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呢,常常就需要父母及家人以这种积极的心态去唤醒孩子内心的积极。

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如果大人一开始就是一顿批评跟指责,那么孩子就会像刺猬一般的来进行反击啊。直接的表现呢,就是不接受父母的指责,甚至还故意使坏。所以说呢,父母及家人积极的态度就像小棉被,会温暖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态度跟行为也会随之变的积极。

如果父母及家人都能一直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那么那些即使以前不听话不讲道理的孩子,也会因为大人温暖的态度,慢慢的变成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21天,可破坏一种习惯三天足够。养成一种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让我们都拿出足够的耐心,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用正确的语言引导他,用良好的行为示范他吧。

(奶奶带娃干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