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说,中国会画画的人很多,会看画的人很少。他所表达的,与其说是一种审美,不如说是一种感知。
书写时刻:
这周的作业依然是“眼”的功课。
观察生活中的颜色。春天即将到来,许多的颜色正在生发。留心自己每日经过的色彩,在这些色彩中,你会体味造物主的神奇,它是如此的开放、接受和包容。
祝福新年!
农历新年的脚步,锣鼓喧天地来了!不再低调,亦不羞涩,大大方方,喜气洋洋。就如同满眼的大红、明黄、粉绿、湛蓝……那些平日里未必会悉数所见的色彩,扎着堆儿登场了!
色彩有学问。
人若饱读诗书,下笔自然行云流水。色彩也是一样,看尽山光水色,就会抛却那些理论上的色相环,在眼界与胸怀的沃野里纵横驰骋。就像一个洗尽铅华的美人,盛装的惊艳,一定是与素衣时的互补,彼此映衬,才更显不俗。
所以,何必过早地设定,哪一类人,只能用哪类色彩,或不适合哪些颜色?大自然淡妆浓抹,又哪里上过什么色彩课?不试试,如何知道,偶尔颠覆,是否会别有洞天?
体验过好与不好,成功失败,才会知好歹,识高下,懂审美。体验的过程有可能是愉悦的,美好的,也有可能很无趣,很辛苦。就如人生阅历一样,大风大浪都经受过了,就会处变不惊,云淡风轻,鸡汤都不必喝的。
再说色彩搭配,更是饶有意味。上过TTT培训课,对讲师着装的繁文缛节极为腹诽。于是之后有一堂公开课,故意穿了一件花色短袖和一条深蓝横条纹裙子就上了讲台。下课还不忘调侃:课好听,人好看,就敢乱穿。
其实更深的意思是,如果你连穿衣配色这样的小事都不敢冒险,不敢推陈出新,又何来胸怀天下志在千里?更何况,色彩搭配,并非如专业人士所说的那么神秘,即便是互补色,冲突色,只要不同时争抢,彼此留出前后空间纵深,就可以和谐共处。这便是让和允许的智慧。
所以,正如素描的本真,一清如水,色彩之美,除了丰富多元,更多可以看到她的宽广、包容,无尽的可能之中,长了见识。正如在年轻时有机会去感受巴黎,那么巴黎一生都会陪伴和滋养你。于是,万事万物,都可以为自己的美,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