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己
先
想
,
不
要
偷
看
!
转化一下思维就能创造更大的数,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比起埋头苦干,层次高的人更懂得方法,这样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是百度的副总裁“李叫兽”,他的公司里有种内部训练,让员工在一两天内迅速消化两三本书,建立“知识”连接能力,有时,“李叫兽”还会交给员工一本书,任务是快速阅读整理要点,演讲能用到。
一两天内消化两三本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如何有效率地整理信息。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喜欢读书,并且会读书,比尔·盖茨开了一个博客叫做“盖茨笔记”,定期写一些书评,比尔·盖茨的巨大影响力,带动了他推荐的书的销量,蹭蹭的往上涨。
成功人士不仅喜欢读书,更喜欢整理信息,信息经过他们的“二次加工”,都发挥出了不小的魔力。
日本有专门教人整理的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就是教人如何整理信息的书,奥野宣之总结了将近两百本笔记本的经验,概括为用笔记整理信息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
奥野宣之认为笔记本可以完全生活化,可以活用一辈子。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经常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很多人认为现在是21世纪,整理信息的方式应该是推荐下载哪些应用,最好能够一键整理,一劳永逸,奥野宣之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整理信息的方式应该回归传统,采用手写的方式,记录下一闪而过的灵感、读到有意思的文章、“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二狗子的朋友圈总是发满很多条动态,刷屏是他的日常。遭来朋友的嫌弃,屏蔽了告诉他,二狗子反而不以为然,嫌我发的多你不知道不看啊。
二狗子的朋友大妞,无意间看到了二狗子朋友圈的留言,大妞对二狗子说,二狗子,这世界上很多人都不关心你今天吃了什么、又买了个多贵的表、你的女朋友为什么生气,可是,我关心你,所以我一点都不在乎朋友圈被你刷屏。
二狗子看到大妞的留言一阵鼻酸,“有你真好!”
我的话也多,我想说的话都写在了笔记本上,无聊地时候翻翻,发觉了自己以前是那么地可笑,我记录下了我的平凡而又有趣的人生。
“恩,我刷屏朋友圈之后,不久就删除了,我自己也觉得没意思。”
![图片来自pexels](https://i.loli.net/2018/01/25/5a69b0370e324.jpeg)
二狗子和大妞的一番沟通过后,也开始用笔记记录自己的人生,也不忘记发朋友圈,现在都是别人求着他发朋友圈。
二狗子总结道:“我的朋友圈没有多少道理,却是经过思考之后的人生箴言。”
《思考,快与慢》把大脑的思考方式称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2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思而后行”,记笔记的过程迫使大脑深度思考,加工整理后的信息更有质量。
我问二狗子,如何说出富有哲理的话?二狗子脸红,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一股脑地把笔记往一本笔记本上记,记完了回头翻翻看,很多当时觉得没用的信息,回过头来看往往很有用,我就再把这些信息发到网上和大家分享。往往能吸引不少妹子给我点赞!
二狗子说得眉飞色舞,我很吃惊,全都记在一本笔记本上啊!不用分类吗?要找的时候怎么办?
我觉得二狗子隐瞒了真相,直到《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吸引了我,翻开书,书的封底也赫然写着二狗子曾经说过的话:
这时,我才回过头来,认真反省自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
我们都以为成功有什么捷径,其实不然,成功只是你曾经看不上的方法,别人反反复复地实践,摸索出了自己的路。
神探夏洛克对华生说:
You do see , but you don’t observe.(你在看,而不是在观察。)
同样是拍照这件小事,有人拍了1000张,挑出了最满意的一张。“思考与照片一样,量变会带来质变。”
机会到来的时候,你的坚持,会给你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