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认为孩子的行为不当无非是缺乏知识、意识或者有效技能的行为。换言之,他们做出的只不过是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行为。面对孩子的“暗语”,如果只是单纯地命令、责怪或无视,都将带来长远的弊端。
对此,父母要学会做“密码破译员”,破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密码。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孩子行为不当的四个错误目的,分别是:
001 寻求过度关注;
002 显示权力;
003 报复;
004 自暴自弃。
举个例子,孩子可能会以不做家庭作业来获取关注(嘿,看看我,你们看我),显示权力(我就不做,看你们能把我怎样)或者寻求报复(在你们心中,分数比我还重要。你们让我伤心,我也要让你们伤心)又或者表示无能为力(我根本就不会写)。
掌握了孩子的错误目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积极暂停。在发生冲突时,平衡好情绪,短暂离开片刻以便给彼此一个情绪缓冲区。
第二,目的揭示。采用“会不会……?”的句式寻找根源。比如,“你不想写作业,是不是因为不会写呢?”
第三,对症下药。找到根源后,父母就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如果孩子是为了寻求关注,可以交给他们一个小任务。
孩子的行为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掩藏在水面下的“庐山真面目”,则是他们为了寻求价值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只有做主动型、学习型家长,才能在实践中找到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