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是建立在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阿德勒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1、孩子是社会人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感6、平等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大家在使用工具的时候,一定是基于以上的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思考:从社会人的角度去想:自己的父母,自己和配偶及孩子这一代,每个人的社会背景有什么不同呢?孩子是社会人,虽然我们的孩子还小,不过他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同时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过来,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带着他/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中的烙印!父母那一代 是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中长大!他们童年最大的渴望就是吃饱穿暖,所以他们缺吃少穿的恐惧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中,为什么老人家带孩子特别在意让他们多吃点多穿点。我们这一代:童年是在温饱的基础上求发展中度过的,也不担心吃饭穿衣的问题,我们开始追求个人的发展。我们童年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很少要上兴趣班,那时候做完作业就万岁,我们的父母也没多少时间管孩子,所以这一代人普遍都蛮勤奋,大多数人都是自力更生,靠自己打拼来获取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孩子这一代:孩子相信基本都是一出生就不愁衣食住行的,这个年代的孩子到底追求什么?按照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他们追求精神的东西,追求内在的关注——爱和尊重!因为我们和父辈都缺乏物质,所以我们很容易做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现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也看了很多书,知道要给予爱和尊重,但是如何给,很多家长都很困惑。
因为我们童年比较少地体验到如何获取爱和尊重,我们不能读懂孩子们的行为,不能理解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心声,于是就不知道如何给出这份爱和尊重,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爱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不是要爱得更努力,而是要爱得更有智慧,爱是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成长模式,这些带着时代烙印的东西会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甚至家庭成长中经历过的体验会深入到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所以潜意识就是那么强大地影响着我们的沟通模式!不是说我们不爱家人或孩子,而是我们不同背景造成的差异会导致沟通出现很多的冲突。
2 行为以目的为导向。行为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有时候,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其行为方式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与其目的背道而驰。孩子的行为将取决于他所相信的事实,而不是真正的事实!总是责怪孩子无理取闹但没有看到行为背后希望得到爱和尊重的信念,于是越责骂孩子的行为就会越不达目的越誓不罢休,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思考:大人做事时追求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又在追求什么呢?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我们是否也是一样在追求着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思考:大人有过行为不当吗?大人之间是否也有过不当行为?我们对孩子是否也有过不当行为?我们面对自己的不当行为会如何处理呢?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如果家长能够牢牢记住,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你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家长成为“孩子行为密码破译者” 。
5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感。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极其重要的。德雷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们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他们“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然后,他们才能为帮助他人做好准备,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自己特别能干。当大人扮演“超级妈妈”或“超级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就学会了期待这个世界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他们为这个世界服务。
6平等。现代社会很少人会对平等这个概念感到困扰,可是面对孩子就不一样了。一旦涉及到孩子,就会有很多反对意见。他们会问:孩子们没有与我们同样的经验、知识和责任感,他们怎么能和我们平等呢?正面管教指出: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的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羞辱与“平等”和“尊重”的概念背道而驰,这也是为什么正面管教摒弃羞辱的原因之一。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其实我们都不完美。我们需要达成的是,要有勇气改变我们对“不完美”的信念。这是最令人鼓舞的观念之一,也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最难达成的观念之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可是每个人都在这样要求自己和别人——尤其是孩子。有那么多的养育方法和教育方法是建立在“让孩子害怕”之上的。成年人担心,如果他们不“使” 孩子做得更好,他们就没有尽职。太多的人担心邻居会怎么想,而不是孩子能从中学到什么。另外一些人担心如果自己不让孩子充满恐惧和羞辱,孩子就永远不会做得更好。担心如果他们不让孩子遭到责难、羞辱和痛苦,就是在骄纵孩子。大人往往会以对孩子更多的控制来掩饰自己的担心。我们常常激起孩子的反叛,而不是令人鼓舞的进步。我们要做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以便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在正面管教中,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正面管教中让我们找到了信心,我们不需要带着负罪感去和孩子重修关系,我只需要坦诚地承认妈妈也会犯错误,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当我们这样真诚时,孩子也会变得宽容,我们都是在错误中成长,感谢曾经的错误让我们成长了!记住正面管教中的经典名言: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其实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样!我不相信一个人带着深深地负罪感能够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我们会由于知识和技巧的缺乏会对孩子有不良的行为,不过我们是爱孩子的,也就是说我们有良好的动机,但是没有良好的表达,结果孩子收不到。记住有时候我们感受不到爱,不代表爱不存在,同样我们的爱如果不会正确表达,孩子也同样会感受不到!正面管教中的工具里有很多都有助于我们向孩子传递我们的爱,例如纠错前先连接,爱的拥抱,特殊时光,多鼓励、幽默感、共情和致谢等等,坚持使用,关系就不知不觉改善很多,我们的心情好了,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人生是最棒的学校,爱是最重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