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成都有点冷了,或许是降温的缘故。图书馆门前的银杏树只剩下孤独的枝条了,但丝毫不影响人们来这里阅读学习。
不知道是与生病有关,还是与长期睡眠少的原因,或是与冬藏有关,这个冬季总要睡到八、九点钟才会头脑清醒地起床。
今天是八点四十分起床,收拾好东西已经九点了。带上热好了的盐茶蛋、一条奶粉、几片面包,提上电脑以及装有二个笔记本的布包,朝楼下社区图书馆赶去。
刚到楼下就犹豫不决,在原地不停地打转,想往前走又想回家。"你在干什么?"邻居友善地问道,"我忘拿手机了,我在犹豫是不是回去拿手机……""还是不要犹豫了,赶快回去拿手机,现在是没有手机寸步难行。"邻居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拿手机又害怕蒲先生联系不上我。
回家拿到手机等待电梯下楼,手机显示九点十四分,如果没有忘带手机,现在应该到图书馆了,而且可以坐一个好位置。
来到图书馆大门,前面有一个保安正要进去,见我在后面就一直撩着塑料门帘,等我进去以后才放下,我连忙充满感激地说:"谢谢!""不用谢!"从他不用谢三个字中,我充分感受到工作人员的文明素质。
走到六人圆桌的空间时,不到九点二十分。这里空调最好,有电源插口,方便用电脑。还好还有二张桌子空闲,选了一个光线好的座位。
我连忙拿出电脑笔记本放下包,把电脑打开,去开水间泡奶粉泡花毛峰。一边吃早点,一边把青少年会员的稿件修改了发给编辑。再看文友的书,准备写书评,感觉今天是不能完成。
十一点过蒲先生打来电话,让我回去找东西。回去后,顺便把午饭热了带到图书馆,中午就少了回去吃饭的时间。
今天读了一首诗《上京即事》,作者是元朝的萨都刺。
牛羊散漫落日下,
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
家家行帐下毡帘。
搜百度才知道,萨都刺(公元1272年或1300年﹣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士,晚年居杭州。
萨都刺善绘画,精书法,尤其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
萨都刺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的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的为多,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
十二点半了,我拿着饭盒准备去食堂处吃饭。走了一会儿,看到有一间房子般的座位里没有人,就坐进去吃了起来。自己带的饭真香,仿佛回到了上班时的工作餐,明天还带午饭来吃,多点阅读写作时间。
今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困极了,就爬在桌子上睡了二十分钟,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了。时间很快来到了四点半,只好把刚开了个头的读后感保存,关了电脑准备去买菜。
从图书馆走出来,太阳也躲进了云层。晒太阳的大妈们,也陆陆续续回家了。我还是觉得先把所有的包放回家,再去买菜。
出三号门,来到卖菜的铺面。今天买了一根莴笋1.6元,炒木耳肉丝;买了半斤蒜苗1.73元,炒回锅肉;买了一朵西兰花2.2元,素炒。今天认真算了一下账,买菜不到六元,加上几两肉,最多十几元钱,自己做菜还真是便宜。
孙子放学回来了,开心地吃着莴笋炒木耳肉丝,吃了一碗又一碗饭。对我来说,今天真是身心愉快,收获满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