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
1990年,我的工作发生了改变,由淮北市歌舞团调到市文化馆,开始从事群众基层文化活动,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退休...
淮北市文化馆坐落在市中心,是一座五层楼房,地处闹市,门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在那个全民经商的年代,创收就成了各个单位的重要任务,于是,文化馆的一层就成了第三产业,除了经营录像厅,其余的门面房也都外租,成了自行车行、理发店和小餐饮店。二层是文化馆的办公场所,三层和四层是美术组和摄影组的天地,人们在这里挥毫泼墨、激扬文字。
五层有个多功能厅,常年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可以在这里展出,舞蹈、小品、声乐、器乐可以在这里排练,而到了举办歌舞、器乐、折子戏演出的时候,这里就变成了小剧场。
文化馆的工作性质跟歌舞团大相径庭,工作性质和方法更是南辕北辙。在歌舞团,工作按专业划分,演员、乐队、指挥、舞美、灯光、音响、服装……分工明细,各司其职,服务对象是舞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而文化馆工作的要求,不仅需要发挥个人专长,还得一专多能,善于独立作战,这样才能深入基层,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淮北市文化馆设有文艺组、美术组、摄影组、阅览室,可不要小看这个只有二十多人的单位,这里从领导到馆员大都是从专业团体引进的人才,论个人素质、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个个过硬。
我所在的文艺组共有四人,挤在一间朝西的办公室,四张办公桌占据了逼仄空间的绝大部分。在夏天,房顶上那个随时有可能掉下来的吊扇,一边勤勤恳恳地搅动着热风,一边还在不知疲倦地制造着噪音。每到下午,火舌一样的太阳光穿透窗户玻璃倾泻进来,与开放式楼道里的热浪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办公室就成了“蒸笼”。而到了冬天,刺骨的冷风不断敲打着门窗,楼道里的积雪又经常把人滑倒。然而,令人骄傲的是,在那个以书信为主要通讯方式的年代,我们文化馆居然有一部老式摇把电话机,别小看这个老掉牙的物件儿,它可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在它光荣“退休”后取代它的是一部拨号座机,这个“飞跃”着实让全馆的同事们兴奋了好几天。尽管那个时候工作条件简陋,但我们的工作热情依然高涨——这里就是我的人生舞台!
心系百姓,为民请命的老馆长
我们的馆长李德尚是位军转干部,离开部队后,他先是担任淮北市文工团的书记,后来又调到文化馆任职。李馆长是位作风严谨,一身正气的领导,他为淮北文化馆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乃至不可替代的作用:记得2001年,市里决定将文化馆旧楼进行拆迁。原本文化馆地处闹市,非常有利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一旦拆迁,失去了地理位置优势,会对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带来不便,会损害群众的活动热情。于是,李馆长冒着被撤职的危险,与上级领导多次对话,直言纳谏,陈说利害,最终说服了领导,方案改为将文化馆在原址重建。正是由于李馆长心系百姓,为民请命,勇于担当,才使得文化馆留在了原址,为广大市民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这件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淮北市群众永远不会忘记!
当年在淮北市文化馆,每天第一个到岗的一定是我们的老馆长,最后一个离开的也一定是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每天一定要挤出时间读书看报,练习书法。他常告诫我们,一个人要不停地给自己充电,用他的话说就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文化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仅要有一门看家本领,身上更是需要“多几把刷子”,做到一专多能,在岗位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老馆长的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成为了我工作中的座右铭,直到我走上馆长的工作岗位,直至退休。
作为一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干部,正如老馆长提出的,要一专多能,在我们淮北市文化馆,每一位干部编创、辅导、组织工作大都样样精通,个个都是普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多面手。
正因如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们文化馆的专业队伍成为了整个淮北市文化界的领军者,这些普普通通的基层文艺工作者,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为我们淮北培育出不计其数的艺术人才,让文化艺术走近千家万户,让“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我们要记住这些平凡而响亮的名字:书法:闵祥德,美术:周德坤,摄影:张威良,舞蹈:刘继兰,以及工笔画老师祝建青,声乐老师王淑三,器乐老师顾永章,话剧:董秀玲,歌剧:王训超…...
艺德高尚,努力进取的于兰州老师
当年在文化馆文艺组,我的年龄最小,于兰州老师是我的直接领导。于老师干起工作风风火火,对待艺术一丝不苟,做起群众文化活动,总是那样具有号召力。他个性鲜明,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亲切。文化馆每次举办活动,于老师都会给我安排很多的工作任务,从制作报名表,分发比赛通知,张贴宣传海报,收取报名费,到邀请评委,迎来送往,大事小事,跑前跑后,忙得像个陀螺,而乐队缺人手的时候,我还要抱起琵琶参加排练、演出,现在回想起来,我之所以在馆长岗位上工作的得心应手,和当初于老师为我创造了那么多的锻炼机会是分不开的,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伴我成长,薪火相传。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1988年,于老师亲手创办了“小小艺术家”活动,为我们淮北市的孩子们提供了追求艺术,展现自我的舞台。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追捧,孩子们摩拳擦掌,各显身手,“小小艺术家”活动连续举办了十五届,许多节目参加了安徽省少儿文艺调演,为我们淮北市争得了荣誉。“小小艺术家”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自信,时隔两年后的1990年,在于老师的推动下,文化馆一鼓作气又推出了面对所有人群的品牌活动“歌舞器乐大赛”和戏曲小品的大赛,海报刚刚贴出,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云集响应,热烈爆棚,红遍整个皖北地区,成为基层群众精神上的饕餮大餐,他亲手创办的这两个名牌活动,不仅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还提高了我们淮北市文化馆的知名度,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仍不时有人提及……
演员出身的于老师不仅在台上是个多面手,排练场上还是个出色的导演,我们淮北市的电视春节晚会从1991年推出,他就开始担任导演,直至2018年。不仅如此,就连舞美、灯光、音响这些幕后工作也都难不住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舞台剧重新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于老师这个“戏精”自然不会落后,在他的精心策划、组织下,文化馆排演了大型现代豫剧《孔繁森》《盼儿记》等剧目。
记得我们有一次下矿区演出,几百张票已经卖出去了,开演前男主角因故缺席……救场如救火,危难时刻,正在调试灯光的于老师挺身而出,毅然把男一号的角色承担下来,精湛的演技博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于老师用行动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戏比天大”,也让我们懂得了,平时多积累,做个有心人是多么重要。作为一名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更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德才兼备的于老师就是全国千万个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楷模。于老师退休前,还为我们淮北市组建了一支老年合唱团,这个团在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文化部举办的“永远的辉煌”全国老年合唱大赛金奖!
三十多年,弹指挥间。我把人生最壮美的青壮年时期都奉献给了群众文化事业,三十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馆员,到培训部主任,再到馆长岗位,一路走来,有风雨、有坎坷,也收获了更多的彩虹和笑脸。没有名利,只有付出;不计得失,只求无悔。尽管职业生涯的两次转折都没能让我走上专业演员的道路,但我为我们的淮北、安徽,乃至全中国的群众文化事业增添了属于我的那一抹色彩。
如今,我的职业生涯已经谢幕,不再需要每天去文化馆上班的我,开始用带学生的方式传承琵琶艺术,为国家培养琵琶演奏人才,也终于可以抱起琵琶,静下心来,为自己弹奏一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