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3期“花”专题活动。
暑假里,儿子有一项科学作业是继续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之所以是继续观察,是因为在前面的课程时,老师有发过凤仙花的种子,让孩子们拿回家自己种,然后观察它们的变化。可是儿子前面种的凤仙花早已经枯萎化作泥土了,还怎么继续观察呢?
儿子让我赶紧再买来凤仙花的种子,他要再种下去观察记录才能完成科学作业。于是我从网上搜索准备购买凤仙花的种子,看到网上的图片我才知道原来凤仙花就是我小时候种过的“指甲花”。
小时候,我家后院里有一块长满野草的空地。为了种“指甲花”,我拔光了地上的野草又用锄头把地翻一翻松土,然后在春日里把花种洒进地里,最后还提了满满的一桶水浇灌在土地上,期待它能快快发芽开出美丽的花。
之所以会大费周章地种“指甲花”是因为我也想染指甲。每次河对面的女孩找我玩的时候总会炫耀自己的红指甲,她说是自己染的,是用“指甲花”的花瓣染的,我很羡慕。后来在我的多次恳求下,终于从女孩那里要来了一捧“指甲花”种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夏日来临时,后院的“指甲花”开了满满一片,有粉红色的、白色的,梅红色的,每一颗都开得繁茂,从上往下,一片片花瓣娇艳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摘下几片粉红色的花瓣,放在小酒杯里揉捏成一个一个的小团,让它的汁液流出来。接着把含着汁液的小花团敷在每一个指甲上,静静等待它上色。通常需要重复好几次这样的过程,指甲才能被染成跟花瓣一样好看的红色。这时候其实指甲周围的皮肤也都变成了淡红色。一双手伸出来明显是两个颜色,并不见得有多好看,不过那时候的我们却乐此不疲。这可不就是名副其实的“指甲花”嘛,没想到它的学名叫做凤仙花。
从网上把种子买回来后,我和儿子一起在花盆里种下四颗,期待着它能早日发芽。但我在心里有些担忧,现在已经是夏季,按理说凤仙花应该已经开花了,现在这时候才种,它能长得出来吗?不过,刚过了两天,我们就发现凤仙花的盆里已经有微弱的绿芽冒出来了。
我欣喜地指给儿子看,那一抹小小的绿,不过只有三个小绿点,还有一颗没有冒头。儿子也很开心,他马上拿出画纸,画好表格,准备详细记录下来,凤仙花在哪一天发芽了。
或许是夏日气温太暖和的关系,发芽后的凤仙花的长势喜人。两片小叶瓣勾连着一杆茎,一天天长高,就像刚出生的宝宝长势旺盛,可就是瘦了点儿,那腰肢纤细的好像没有一点抵抗力,随着风点头哈腰,不过个子是一天比一天高。儿子很积极,每天给它浇水,观察它的变化,还用尺子测量凤仙花的高度,准确记录它每天的生长变化。
大概一周后,我们惊喜地发现第四颗小芽也冒出来了。前面的三颗已经长得有近10厘米高了,不过依然很瘦,就像是豆芽菜似的,一根独独的茎上面撑着两片指甲大小的叶片。这叶片似乎有点儿太重了,压得那根细细长长的茎弯下了腰。
我们巴望着它能长出更多的枝枝蔓蔓,不要这样歪歪斜斜的,可是又过了两三天,长得最高的那颗凤仙花突然就夭折了。它的茎从中间枯萎断落了,马上就跟盆里的泥土混为一体了。接着第二颗第三颗也相继陨落,还没过足半月,花盆里就仅剩下一颗独苗了,这第四颗最晚出生的独苗成了我们最后的希望。
我们更加小心翼翼地呵护它,浇水的时候都不把蓬头正对着它,而是用手过滤着慢慢洒在它身上。等它长高一点的时候,在它旁边插上一根小棍,或是让它能靠着花盆的边缘,让它能多一点依靠,不至于东倒西歪的。可是,这株最后的小苗依然在一周后就跟随它前面的兄弟姐妹一样枯萎了,救不活了。
长在花盆里的凤仙花都夭折了,我们没有气馁,又换了一种方式,准备水培凤仙花。儿子找来一个杯子接点水放进一些凤仙花种子,只过了一个晚上,杯子里的凤仙花种子就已经有乳白色的嫩芽出现了。我们每天给它换一次水,嫩芽顶着一个个小黑头渐渐长高了。但是好景不长,没两天就蔫巴了,我们的期待又落空了。
儿子的观察日记也停留在凤仙花发芽跟枯萎的那十几天里,没能等到它长大,看到它花开,还有它结种子然后成熟四散开来的样子。我就把自己种“指甲花”的经历讲给他听,他说,等明年春天我们再一起种“指甲花”,然后你就可以染指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