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今天突然被好朋友告知,她奶奶这段时间癌细胞扩散了,昨天去医院挂号,打算住院治疗。
今天得出结论:太严重,已经没法治疗了,最多只能减轻疼痛,能活多久不知道,大概率是熬不过今年了。
意思就是:开点止疼药,回家,等死。
然后家里人便开始收拾东西。
最重要的是,老人家知道这一点……
我看过她拍的一张照片,老人家非常茫然地坐在椅子上,骨瘦如柴。从她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有些呆滞、有些无奈,还有些恐惧。
她说,奶奶在三年前由于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后就发现身患癌症了,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奶奶坚决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而现在,奶奶已经时日无多,可我那朋友还得继续工作,不能回去陪在老人身边,走完这生命中的最后一程。
还有就是,她奶奶怕影响她工作,也不让她回……
在她跟我说出一连串很长的话后,我陷入沉思。
回想一下自己,好像也就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才改变了以往的很多想法,特别是对于家庭这一块儿。
我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叛逆期的时候可没少惹祸,急得老人家团团转。
爷爷早已去世,而在我17岁远离家乡进了部队后,一般都是过了很久才想起来,该给家里面打电话了。
每次通话的内容无非就是吃饭了没?家里面天气怎么样?想吃啥就吃啥等等,千篇一律、延续至今。
至于工作,至于情感,觉得说了她也听不懂,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诉说。
直到前不久才幡然醒悟。
以前觉得没什么,半个月一次,或者一个月打一次就行,给老人家报个平安,不让她担心就好。
现在才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体验。特别是对于老人家来说,更是如此呀!
细想一下,她都七十多岁的年纪了,前面的大半生,为这个家庭操劳了太多太多,付出的那些艰辛,我甚至都无法想象。从没坐过高铁、飞机,从没出去旅游过,甚至从没见过大海……
现在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所要求的并不高。我时不时才打一个电话,老人家也许不会那么担心,但她却时常还会挂念呀。
而我力所能及的,就是每天抽空跟她聊聊天,尽量多给予一些。
这对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她却会欢喜异常。
于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晚上七点的闹钟,因为知道奶奶这个时候已经吃完饭,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这也是我的空闲时间。
每天闹钟一响,立马打过去。
刚开始前两天我还在努力找话题,想陪她多聊一会儿,她也在责备我打的太勤了。说是工作要紧,不用挂念她这么多。我便打着哈哈过去了。
没过两天,发现她也不说我了,也不用我再去找话题,话也开始多了起来,甚至跟我聊到了之前这十几年来从未说过的事情。
奶奶讲的很沉醉,好像回到了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光。却不知,此时我的泪水已经在眼眶打转。
每晚一个电话,有时候我甚至无需多言,只需要安安静静、认认真真的听着奶奶讲,不忙就多聊会儿,事情多就少讲两句。
无论她讲什么,无论已经讲了多少遍,我只要轻声附和着,她就会很开心,自顾自地继续讲下去。
还有日常那些吃的穿的用的,老人家哪怕想要,但还是会舍不得花钱。现在一想到什么了就会直接给她买。
我在想,以前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总是那么自以为是。老是觉得这个世界像是围着自己转的,也应该是围着自己转的。以至于从没真正关心过、珍惜过自己拥有着的一切。
在此之前,一直认为“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过如此,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年岁渐长后才真正明白,不管每天多忙多累,拨出这一个号码,对面还有人接,还能听到熟悉而温暖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慰籍。
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在用心活着,存在着世上的最好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