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几个初中一、二年级的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名著《佛兰德斯的狗》。其中一个情节提到一位小男孩和一只狗,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只有行将就木的80几岁的老人的家庭里,靠给人送牛奶勉强度日,却过着“快乐、单纯和健康的生活”,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生活不会像他们那样艰难吧,会感觉到一种快乐、单纯和健康吗?”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一位初二的男孩说:“我的生活除了没完没了的作业,就是这样那样补习班和兴趣班。怎么快乐得起来?”类似这位男孩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有位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告诉我他报了八个课外班,除了三个是他自己喜欢的,其余的班都是被迫报的。
不少好心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给孩子报了一堆的兴趣班,恨不得他们把十八般武艺全学会。昨天下午,我看见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面带微笑,便问她:“你今天心情不错吧,很开心吧?”她一下子严肃起来,无奈地说:“我还是感觉累,上了画画课,练了琴,现在又上你的课。”我知趣的不说话了,免得惹恼她。
回想自己的童年,我那时的兴趣爱好便是画画,没有任何的强迫,完全是自己痴迷地投入其中,后来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却成了自己终身的业余爱好。那时候的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在河沟里摸鱼,捉蜻蜓……和小伙伴一起疯狂玩耍,打泥巴仗,搞恶作剧……真是快乐无比,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一个金色的童年。
快乐就这么简单,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童年不再那么有趣,因为被好多的不是自己兴趣的兴趣绑架了,童年的宝贵时光被大人的功利心、虚荣心和攀比心剥夺了。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急速地缩短孩子的童年时光,让他们的童年快速地消逝。
那些无奈无知无趣的大人们,由于自己已经丧失了快乐的能力,无法让自己具有获取幸福的能力,便焦虑地拿孩子来折腾,真是可恶之极。
要让孩子过上“快乐、单纯和健康的生活”,需要大人们洗净那颗被污染太重的心,让自己具备获取幸福的能力,不转嫁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让孩子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放飞他们自己的梦想,这便是大人在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