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不应该检查孩子作业,这是一个伪命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知道从哪地开始流行,似乎各个学校都开始实行“老师布置作业,家长辅导并检查签字”的模式。

起初,实行这样的措施也许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加强家校联系,让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

但在执行中却慢慢地变味了。

有些老师将原本属于学校的职能都变成对家长的要求,各种超出学生正常学习范围的奇葩要求层出不穷,老师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然后经由名为家校联合实为家长联合讨好老师的家委会的“道德绑架”助推,哪个家长敢跳出来指出任课老师的不当之处?

更何况,还有些控制欲超强的家长,恨不得连孩子上课都要陪读,对于这种模式更是举手赞成。

于是,有学龄儿童的家庭,慢慢都陷入这样的日常模式:“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就算家长私底下牢骚满腹,也只能在网络上匿名发表一下各种不满,吐槽一下各种奇葩要求。或者,一到开学季,考试季,各种调侃小段子迅速流传。家长们会心一笑,却无可奈何。

这种情况,终于引起了学校的重视。

所以,某校开始发出倡议,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原本是一件解决家长烦恼的好事,却不料家长的反应迥异:

支持派: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解放了,再也不用检查作业签字了!

反对派:不检查作业签字怎么行?!天天看着都不好好学,不看着就更不行了!

但其实,讨论“要不要家长检查作业签字”是个伪命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要不要进行检查和签字,检查签字只是了解孩子学业情况的一种形式。就像我们要出发去某地,你可以选择步行,可以选择骑自行车,可以选择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或者开车去,讨论其中的一种出行方式“对”或“不对”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

家长给出的赞成或反对的论据和理由也都是基于自己和孩子的个体情况。就像争论“西红柿炒鸡蛋到底应该放糖还是放盐”“粽子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一样,总会有人支持某方观点,总会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

相信我,即便是有家长批改作业的要求,也一样会有家长不批改作业;就算是取消了家长批改作业的要求,还是会有家长坚持批改作业。

家长争论的焦点其实是迷惑:孩子的学习,到底哪些是学校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应该做的?

要把这个分工整明白,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割裂开的。

学校、家庭、大众传媒、以及孩子所处的群体,都在发挥着自己的教育功能和影响作用。

家庭和其他途径对比的优势,就在于唯一性。其他的途径都是面向群体,只有家庭是面向个体。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讨论家长应不应该检查作业,而是要去思考:不检查作业或者除了检查作业,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做什么?

发现孩子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帮助他(她)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她)做作业不再磨蹭,让他(她)爱上学习。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至少一个长期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乐在其中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和毅力,而不是强迫孩子去参加你认为应该参加的各种才艺训练。

真正地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对待,给予他(她)尊重和空间,关注他(她)的情绪和想法,而不是让他(她)完全按照你的规划和规则生活。

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能够以一己之力生活的幸福快乐,这其实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最低期望,而是对父母教育成就的最高褒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期末考试在即,我们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复习。作为语文教师,我不断给孩子们进行检测或者听写,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昨天下...
    王栎涵阅读 7,123评论 9 7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765评论 2 22
  • 海南利于现代人居住的地方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麻进伟阅读 400评论 0 0
  • 01 大一到来,我开始踏上了这美丽的校园 大一,从一路坐车,到踏上这美丽的校园。此刻,我以为大学就是梦寐以求所向往...
    忆念艺阅读 430评论 2 3
  • 2010年 新西兰 冬 窗外,月华倾泻。 俞国雄坐在轮椅上,皱了皱眉,抬手,揉揉太阳穴,无奈,“说吧,这次摔断了几...
    咸鱼惠翻身阅读 28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