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清凉始,葵花向阳盛开时。玉米穗齐欲授粉,地上百草已结籽。
立秋当日半夜一点多醒来,感觉不对劲。屋内灯是亮的,手机放在身边凉席上。门敞开着,半开的窗户也没有关。我这才意识到上半夜九点多写完一篇文后躺床上看手机时竟自顾睡着了。
让我吃一惊!这种事情是极少有的,幸好是男人,换作是大姑娘就麻烦了。我想是因为前两日骑行累乏的缘故。手不由摸到肚脐处,隐隐感到有点不舒服,凉凉的。鼻子也有点不通。今白天不时打喷嚏,像是感冒了。定是那天一边出汗一边淋雨所致。
当晚半夜的凉,让我感觉秋天不知不觉地来了。
首先是从手机上了解到,已经进入了立秋节气。今天感到也是凉快。午后虽是下了一场雨,草草收场的模样,却比夏日的疾风劲雨要无力许多。
虽然南方离真正的秋天还远,但是炎热酷暑已似强弩之末,再热也就这样了,而且是进入下降趋势。近些日子,少闻到蝉叫了,蛙鸣更是远去。立秋时节清凉始,葵花向阳盛开时。玉米穗齐欲授粉,地上百草已结籽。待秋蝉鸣,凉风渐起,直至深秋转寒。生命万物都在反映并顺应着节气的轮转。
旧岁冬到春天再到夏天,而今秋又来了。光阴荏苒,真的有股恍惚!在感叹时光匆忙的同时,有着片刻回望。回望过去半年来,恐怕除了写作留下的文字,许与往年没有什么区别。要说有,就是又添了白发,这白发里添了几多忧愁与心事。然后,就是面对,迎秋的到来。
秋天,真的就来了。由盛行的南热风悄悄变成北边凉风。尽管夏天也有凉风,与秋的凉风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接下来,昼夜温差渐大,夜间生成露水,浮在枝叶上晶莹白亮,为白露。待秋蝉鸣,嘶哑声竭的状态,蝉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家乡的气候与节气是基本相吻合的,四季分明。玉米,水稻正在灌浆成熟阶段。山上的“毛楂”,七月半红一半,八月中红通通。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这天家乡的习俗要上坟,给先人烧纸钱,叩拜敬献祈福。
脆甜的红薯长成埋在地里等着主人去收挖,甘蔗也可以砍来吃了,稻田里黄橙橙的稻子,树上的枣,桂花的香。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家乡的秋,最怡人,最美。
秋天干燥,饮食起居应顺时而动。宜秋补,早睡早起,保持身体健康。所有的一切,唯有健康来作为保障。
平安,平淡也是福。唯有在此基础上,去工作,游玩,思想,感受。
一直盼着秋天的到来,盼着九月的天高气爽,风轻云淡。不仅因为她诗意的美,情怀,更希冀拥有如她,如秋叶之静美,一种生命平和安静的状态。
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然而,秋的深沉,成熟自有她的大美。或许有一种为生命摇落的感伤,但也不难发现秋山尽染的精彩与大笔挥就的力量。因此,黄花,夕阳,蒹葭,白露,皎洁的月光,怡香的桂花,等等,都有着一份各自不同的诗意。
秋天来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苏东坡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刘禹锡接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李白说“秋风清,秋月明…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牧也说“轻罗小扇扑流萤,坐看牵牛织女星”。在诗人眼里,秋天有着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美。美得令人怜惜,令人心醉阵颤。
秋来了的时候,我在想着这半年的光景,因为文字,历历在目如一幅画卷在不停翻阅。面对青山还是青山,月亮还是月亮,只是人生春秋又能有几度呢?
秋来了,把握好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一并去好好感受秋的诗意和她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