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脖子以上的区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见到这句话,但一直把它当作至理名言,奉为圭臬。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是脑袋里的思想不一样,这里不仅指的是知识,还有见识,经验,智慧等元素。归纳之,人分三五九等最终极的区别在于认知的差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想必每一个有这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座右铭吧,记得小学和初中的教室的墙壁上挂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从小这句话就传递给我们学生,老师乃至家长的一个观念就是“读书要勤奋,学习是辛苦的”。对于绝大部分人认为甚至一辈子都认为这句话没有问题,是真理。如果有一天有个人问你:“你应该天天告诉你的学生或者孩子学习是苦的吗?”。“甚至更多的人为了让孩子对学习的苦有个盼头还告诉他所谓的“先苦后甜”。苦”代表着无兴趣,枯燥无味,辛苦疲惫。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是一种成长,是一种自我完美的过程,是不是从一念灭沧海桑田到一念起万水千山。这里的认知或许就是好家长和好老师的区别吧。
你还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吗?一个简单的认知,是不是颠覆你的以前?
这只是一个最简单常见的认知问题,有类似的数不胜数,并且可能一直在“愚弄”你的智商。
“智商税”是一个很好解释在这个丛林法则的社会里如何被别人收割的代表词。高认知的人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甚至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可以有先手的优势进行降维打击。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三重境界,我们绝大部分人也许一辈子也走不出第一重,一部分人在在第二重里挣扎和纠结,极少数人能够悟道第三重。
认知或许是在这个世界上你跃迁头部的一把金钥匙,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下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