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当今生活在各类科技下的人类,一旦离开这个世界,被处理的也许不止生理上的遗骸,还有你的数字遗骸。
没错,我们在网络世界留下的各类痕迹。
这种痕迹有迹可循,甚至可能被放大利用。
不仅仅是被盗用身份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生理遗骸
Physical Remains
不看不知道,原来当今科技进步连我们处理遗骸的方式都有了更新的可能性。
或者说,更环保或者……简约。
传统的处理方式,大概分为土葬、火葬还有海葬。
前者占用土地,后者二氧化碳排放惊人(排放数字),最后一个大约也需要建立在第二个基础上。
但现在有一家,华盛顿州西雅图一家叫Recompose的公司准备积极提供一项服务,一旦你和凡尘say goodbye,
他们就会让你环保的回归自然。
在此感叹一下,西雅图真是与众不同,作为美国第一个同性恋合法的城市,以及星爸爸和波音的老家,华盛顿州国会议员对人类堆肥(官方称作:自然有机减排。Natural Organic Reduction)投的赞同票,这个和当时同性恋合法一样史无前例的法律将在去年5月生效,今年2月(就是现在这个月)在华盛顿州提供人体堆肥服务。
他们的具体做法,我也八卦了一下:
委托人的身体被放在植物为主的材料上(像一个床),然后在4-7周的过程中,使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将其变成丰富的、无病原体的堆肥,这个过程中,骨头将被粉碎成粉末。变成堆肥后,亲人可以将遗体洒到植物(花草灌木或树林中)。Recompose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Katrina在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展示了他们的产品:天然有机物还原研究成果。这位创始人给出一个数据:与火葬相比,遗体自然有机还原可以减少约1.4吨碳排放到大气中(不确定是全球还是全美数据)。这个碳储存数字,可以改善土壤健康情况和植物生长情况。
有点酷。对不对?
除了这家公司,华盛顿州新法律还批准了另一种分解人体的技术:碱性水解作用(Alkaline Hydrolysis or Aquamation)。第一感觉很像电视剧分解Body的一些办法,用水和氢氧化钠溶解,当然这项技术使用高温高压溶液,目前已经被批准用在俄勒冈州的遗骸处理。相比遗骸堆肥,这个办法会产生类似沙子或火化灰烬的遗留物,比前者要少很多。
而当下,如果委托人家人希望保留这些遗留物,这个技术的执行人建议是给到一小部分,然后在任何情况下,在当地保护区做好准备,接受其他不返还给家庭的遗留物和材料。
再来聊下另一个,数字遗骸
Digital Remains
这是一个技术和死亡率交汇处需解决的问题。
这种遗骸有几个问题,
一来它很容易被忽视,然后被恶意利用。可以说是一个“设计缺陷”。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他/她的数字信息很容易被忽略。当下有很多社交媒体比如微博有专门的账号纪念离去的人,但换个角度想,剩下的数字信息应该不会是去世的人能够提前明确自己意图的。这个情况,可能让去世的人受到其他伤害,比如社交媒体或邮件被恶意利用(上海前不久那个杀妻案件,那个丈夫就利用妻子的微信和短信假装还活着很长一段时间)。
再来,这样的数字资产如何处置,还可能延展到DNA图谱上。当前通过DNA寻找亲人或查询自己祖先的人很多,假设一个人离开这个时间,但是他/她的DNA信息却还在,那他/她的远近亲戚可能会通过直接市场的基因检测来定位这个人。某方面来说,这个人却已经不能在决定是否接受,也就是隐私得不到保障,然后自己的基因还继续产生甚至创造一些商业产品。
数字遗骸也许暂时不好定位。
它可能是我们对亲友特殊的纪念方式,就像之前那个韩国妈妈在VR中和自己女儿再见,能够似乎有个机会好好的说一个再见。
是否也会像当年《黑镜:马上回来》,利用网络的信息和科技手段,再创一个我们熟悉的生化人。
毕竟现在我们连克隆生物都没完全明确。
这是不是潘多拉的盒子,即便是三维,不,就算是四维的时间,
一旦进入虚拟空间,我们身不由己在其中是享受了生活还是再也无法向前呢。
数字是否只是涟漪,没有过去,似有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