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变,但会做生意的店主总能总结出不变的规律,把生意做好,即便昨天一位店主说,现在的90后很固执,他们的脑袋枪都打不进去,但是这不妨碍店主顺利的把货卖出去,我们也在不断的总结归纳这其中的智慧。
今天领读的是华与华的15秒电电视广告片的创作规律,不止一个客户跟我说,电视媒介过时了,电视广告片没有作用了,其实我们在思考华与华对广告片的创作逻辑时,应该用消费者四个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广告片的前两句一定是打动一个茫然的受众,后两句一定是不断的向购买者输出最大的购买理由和品牌名,再两句是呈现出体验者在使用产品时的便捷程度,最后两句又是品牌名和行动句,希望你作为一个传播者去传播。
理解这个大致的规律,就可以搬到抖音上去,用这种逻辑去思考抖音视频广告的创作逻辑,甚至也可以用这种逻辑在小红书上创作消费者笔记。
这也是为什么华与华方法可以用在绝大多数行业的原因,昨天炼哥给客户说,这种方法是基于传播的思考逻辑,诚然,只要你开门做生意就是在解决信息传播的问题,比如开头讲的90后的脑袋枪都打不进去,这是一种调侃,我们也几乎摸透了年轻宝妈的行为习惯和购买逻辑,我们现在的思路是,找到她心里的暗号,对上暗号,只要更快更直接的对上暗号,生意就会好做。
鲲鹏领读华与华方法经典书籍第861之华杉、华楠《品牌五年计划》678
2.1.3 厨邦电视广告扎金角,建立品牌资产(2010—2018年)
厨邦酱油是第一支拳头产品,为厨邦的下一个产品创造了一个品牌印象“老传统都很笨”,一个超级符号“绿格子”,一个超级话语“有图有真相,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在传播推广时,我们需要一支电视广告片,为厨邦打下了扎实的“金角”,建立起大规模的销售。
电视广告不是“讲故事”,而是“耍把戏”,是“产品演出”。
电视广告是品牌的一场秀,要让产品成为英雄。我们不要“创意总监”,要“能用15秒钟让人掏钱买其第一次听到的产品的人”。就算我们的品牌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我们在任何一次创作的时候,仍然假设人们是第一次听说我们,这是我们的创作秘诀。
华与华方法15秒电视广告的创作标准
①让人记住品牌叫什么名字。
②让人记住商品长什么样子。
③给人购买理由和冲动。
④建立品牌符号和企业战略优势。
这4条的前两条是最低要求,其中第一条是前提,后两条是最高要求。在15秒钟以内这四条要全部做到,这就是标准。
重复,是建立品牌资产的“天条”
重复就是主旋律。维特根斯坦说:“一首乐章的主旋律,就是反复、重复的那一部分。”品牌资产,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品牌的旋律”,不断重复的“旋律”。
在厨邦酱油的广告中,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我们都能够看到“绿格子”的身影。不仅在包装上、最后一个镜头的尾板上,我们还让代言人李老师穿上了绿格子围裙。甚至在厨邦酱油的晒罐上,都包上了绿格子,还让它动起来,从晒罐上飞到了酱油瓶上!
厨邦酱油的超级符号“绿格子”和超级口号“晒足180天,厨邦酱油美味鲜”,已经成为华与华“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代表案例。
品牌代言人是产品推销员,突破消费者心理防线
厨邦酱油的广告片,邀请了台湾的老戏骨李立群老师作为代言人。第一次请李立群,是三精制药董事长姜林奎要求的,他拿几条李立群的广告片给华板看,有金门高粱酒的,有柯尼卡胶卷的,他说,李立群这个演员太能感染人了!
看了他的广告,他那种实诚劲儿,那种热情,那种对产品的溢于言表的热爱和自豪,真是让观众毫无心理防线。三精制药请了李立群拍摄了一系列的广告片,都非常好。后来在做厨邦酱油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就想到了李立群。
心理防线,是广告创作时刻要考虑的。前面我们说要用顺口溜,因为俗语不设防,只要押韵了,心理防线就会解除。同样,在演员的选择上,也要选择那些热情的、有亲和力的、有销售天赋的,因为代言人就是销售员。
所以我们要明确,品牌代言人是产品推销员,他的任务是来推销的,他是配角,而不能是主角,这一点必须是清醒意识到的。所以我们选择代言人,不是看谁最大牌,而是看谁才是最佳广告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