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适逢空闲,读完了吴军先生的《大学之路》,吴军先生,他为了给女儿选学校,带着女儿访问了特别多美国和英国的一流名校。你可能觉得你没有资源,幸运的是他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书,系统的讲述了英美各个名校办学理念以及各家名校的特点。本书叫《大学之路》。
吴军先生在开篇写到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注意到很多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上大学,包括我自己回首大学四年,常常发现收获的远小于过去18年对于大学的预期,甚至于读完了大学研究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常常发现我的同学很多即使研究生毕业了也并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路径,不清楚自己以后的路要往哪个方向走,除非是学医的,本科研究生一路上到博士,自古学医一条路倒也走得顺遂,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免不了初入社会的头几年换无数次工作,从公司到行业都在更换。所以近几年读书无用论又缓缓出现在视野中,君不见咪蒙不就靠着这个支持实习生退学。
然而走进吴军先生的《大学之路》你会去看到每个英美名校创立之初的理念,你会看到支持纽曼理念的通才教育理念和支持专才教育的洪堡教育理念,在美国的名校里面,有的大学的本科教育一二年级是不分专业的,很多大学还可以去附近的学校选课,美国名校用极其丰富的课程给予学生完善的通才教育,学生可以在里面自由选课到了高年级再发掘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和考核。
美国大学在创立之初,关注的并非是中国教育今天的读书赚钱,美国教育要学生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知识改变社会,用纽曼的话讲就是“我所关心的问题,不仅是永恒的真理,而且是实践和应用”美国大学的创立之初是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美国的顶级学校基本是私立学校,靠校友的捐款赞助继续探寻知识的边界,这也难怪成绩优异的亚裔学生并不一定能被录取,因为亚裔的理念里面很少有回馈母校服务社会的思想,所以很多时候亚裔被拒之门外也不稀奇。
也许今天在体制内的中国大学生并不能够享受美国名校自由丰富的课程,但你可以尽早的了解自己,了解大学,随着留学低龄化,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不仅仅站在读书赚钱的功利上,你应该尽早知道,是要选择培养通才教育的大学,还是选择培养专才教育的大学,即使你已经大学毕业,当你决定再次走上考研考博的道路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思考你期望从高等教育里面获得什么,知识,良知,社会责任感,我想每一个当代的大学生都应该像大学的创立之初的理念宣导的一样,不断的为建造一个公平,文明和进步的社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