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之快速排序、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

快速排序——一种常用的优雅的排序算法。快速排序使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分而治之 (divide and conquer,D&C)——一种著名的递归式问题解决方法。

如何将一块地均匀地分成方块,并确保分出的方块是最大的呢?使用D&C策略。

使用D&C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1) 找出基线条件,这种条件必须尽可能简单。
(2) 不断将问题分解(或者说缩小规模),直到符合基线条件。

思考

给定一个数字数组。你需要将这些数字相加,并返回结果。使用循环很容易完成这种任务。但如何使用递归函数来完成这种任务呢?

第一步 :找出基线条件。
最简单的数组什么样呢?请想想这个问题,再接着往下读。
如果数组不包含任何元素或只包含一个元素,计算总和将非常容易。

第二步 :每次递归调用都必须离空数组更近一步。
如何缩小问题的规模呢?

快速排序

你要使用D&C,因此需要将数组分解,直到满足基线条件。下面介绍快速排序的工作原理。首先,从数组中选择一个元素,这个元素被称为基准值 (pivot)。
接下来,找出比基准值小的元素以及比基准值大的元素。这被称为分区 (partitioning)

一个由所有小于基准值的数字组成的子数组;

一个由所有大于基准值的数组组成的子数组。

步骤如下:
(1) 选择基准值。
(2) 将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小于基准值的元素和大于基准值的元素。
(3) 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

下面是快速排序的代码。

def quicksort(array):  
  if len(array) < 2:    
    return array  # 基线条件:为空或只包含一个元素的数组是“有序”的  
  else:    
    pivot = array[0]  # 递归条件    
    less = [i for i in array[1:] if i <= pivot]  
    # 由所有小于等于基准值的元素组成的子数组    
    greater = [i for i in array[1:] if i > pivot]  
    # 由所有大于基准值的元素组成的子数组    
    return quicksort(less) + [pivot] + quicksort(greate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 快速排序 4.1 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D&C) 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新问题递归到...
    废柴社阅读 4,402评论 1 1
  • 一、 单项选择题(共71题) 对n个元素的序列进行冒泡排序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n ...
    貝影阅读 13,045评论 0 10
  •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早上顶着小雨出门吃了份花溪牛肉粉,加了好多小米辣,爽死了。 中午等娃午睡起来,两点钟才吃上午饭,...
    奥利奥吃奥利奥阅读 1,180评论 0 0
  • 今天第一天新生报到,看到一张张00后的面孔,心情不是很激动,而是很忐忑,因为今年又是班主任,一种无法逃脱的感觉...
    cuyyan阅读 1,459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