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学习不仅仅是刷认知,复习对我们来说同样的重要!因为复习是认知升级,认知迭代,把认知化为行动的一条捷径。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最近我的复习心得吧。
我是一名大四的大学生,现阶段自由时间比较多,但实际要做的事还真不少,如毕业论文答辩,考证学习,每天的得到专栏学习,等。单单一个论文就已经让我头痛万分。5、6月份自己还有两个证书要考。从最初感觉时间不够用,到感觉自己不够自律,到甚至怀疑我现在学的那些真的有用么?当我看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后续的关于投资理财的我就不再每天起早往前赶只为一个精选,精选再多现实生活中过不好才是真正的尴尬。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回看,我到底学了些什么?后来我发现我在阅读专栏的过程中仅仅是在享受阅读的快感,说具体点就是在享受发现新的认知的过程,而不是在享受通过认知让自己行动发生变化,让自己每天都有正积累因此而获得充实感。认知的升级靠行动。而复习就是“发现新认知”到“行动”之间的最佳过渡。
复习不仅能够查漏补缺,更能让你在原有的思考基础上把道理思考的更深,理解的更透。这样就能避免看似懂了,却遇到问题时还不知道怎么解决。本质上这是短期记忆在自欺欺人。前两天《得到》的长谈中老罗说:自己在偶尔翻看过去自己看过的书的时候,发现这书里的知识原本是可以解决前段时间自己面临的一个难题的!可是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本书里的内容呢?
他自己的总结就是,过去上学期间,老师讲透一个定理概念之后,我们要通过做例题的方式才能把这个定理概念吃透,形成了思维惯性,才能在以后的新题型中想起来使用这个定理概念。 注意,这里的做例题就是通过行动对定理概念的复习。但是我们现在接触的这些知识和认知并往往没有现成的“例题”给我们做啊。我们在有些时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想不到“元认知”;有时候在看剧入迷的时候还是想不到“注意力>时间>金钱”......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对已经学习的认知定时的复习,可能那些文字没有变。但你的经历,你的生活一直在变一直在前进,你阅读时 你会不自觉把这些学过知识和最近相关的生活经历相比对。进而评判自己近阶段到底做的好或者不好。做的好,说明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关的良性循环,这种进步的欣喜会让你更加的自律,更愿意成长!做的不好,不管是暗暗庆幸自己发现错误发现的早 还是 突如其来的后怕恐惧,都能催促你赶快行动,赶快停止相关的错误行为。
假如,你不曾复习,可能良性循环的激励或者亡羊补牢的觉悟也都不曾存在!那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遗憾了!复习虽然占用了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但,学的再多却不能从认知过渡到行动又有何用呢!“慢就是快”这个道理在复习这里同样适用!特别是当自己学的那些新的认知在我们还没有积累到有关“例题”时,一定要定期的复习!相信,通过复习中思考认知与行动之间的联系会让我们今后的行动变得更加的正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