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收获
(一)关于主动阅读
我对主动阅读的理解是要提出合适的问题,在共读中永澄老师把四个规则又进行了具体的展开,描述和一遍。其中的一个概念击中了我——认知紧张。这让我觉察到了我经常好烦的一个错误。在读书的时候,非常容易在还没搞明白整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针对一个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深究起来。这样大量的时间消耗了进去,虽然能和自己的旧知识产生链接,收获在当时是有的。但是由于对整体没有一个框架,根本不知道把这个东西在这新体系里安放在什么位置,但是不能推迟解决认知紧张的满足感,自己往往下一次还是会这样干。
(二)关于检视阅读的速度
关于检视有一个事一直困扰着自己,五步法的前四步自己能够很好地控制时间,但是通读一本书的时候,自己一般会用很多的时间。一般把时间延长到2到3个小时之间,因为即使自己遇到不懂的就打问号跳过去,整本书读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大范围的跳读的话,又失去了通读的作用。
永澄老师每次共读活动中进行检视阅读时都能很好地控制时间,这很可能是永澄老师的知识背景非常的丰富,会遇到很多已经明白的概念,这样关于那个概念的章节篇章,便能以较快的速度读完、或者是略过,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懂得问题上打问号,用懂的内容来拼凑这本书的整体感。
目前对这个事情的暂时理解是抛弃技术层面的东西,还要有知识背景的支撑。我也可以把这个标准作为对标,不断地趋近。
(三)开始了解模型化和系统化
以前自己在共读活动中,知道了理解的四个元素体验、感受、思考、应用验证。其中思考又有连个元素就是概念化、结构化。这些东西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但是自己也经常地疑惑模型、系统与结构的关系是什么?区别是什么?怎么把这个三个元素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归位?他们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定义与标准?这次听到概念化、结构化、模型化、体系化、这四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并且有明显的顺序感。这给自己了一个方向,后期自己要仔细追踪和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四)关于笔记的方式
本来自己还在思索应该用什么方式记录学习内容,想着是先用简书来记录学到的内容,等逐字稿出来自己在进行分析阅读用导图或者结构文档输出。还是用圣诞树模型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也记录下来。
但是老大在活动中提出,单纯的记录学习内容是没用的,要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这样才能让知识和自己产生关系。
三个感受
(一)理解力的重要性
永澄老师的每次共读活动,都有是以如何阅读一本书力的架构,为基本框架进行推进。带着主动阅读的问题,先进行检视阅读,然后逐个进行分析阅读。还有和其他领域知识的比较关联。由于自己参加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共读,所对这个方式非常的喜欢,不但可以很好地学习、思考共读内容,还能在这一次次的共读活动中,有个对标的存在,不断地精进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关于自我要求
本来自己是不怎么适应这么早起来,开始进行学习的,因为以前自己早起的经历是,虽然自己早晨会获得1到两个小时的多余时间,但是整个上午都会非常的困,这就导致自己早起,会有很大的阻力,但是一想到这句话——我们是一群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自己就开始觉察,之所以起不了这么早,是因为睡的晚。之所以睡的晚是白天的事情没有干完……。顺着整个思路,自己开始调整节奏,每次和老师同步学习,而不是等到后期复习资料。
(三)语音复习的成本太高昂了。
其实自己不是很喜欢语音类的课程,因为凡是有些质量的东西,几乎都不是一次能搞定的,需要反反复复的一点一点的弄懂。语音复习起来相对于文字就实在是不方便,但是好在会有逐字稿。以前如果是单篇自己就转录了,但是现在内容大,如果要做的话,一天也只能干这个了。所以自己学习策略要分开,语音的时候就相当于自己检视阅读了,不求甚解能明白多少是多少,等文字版出来,自己再慢慢学习。
两个改变
(一)分析阅读时的检视阅读方式
自己以前检视阅读的方式只是对一本书进行一遍就完了,然后就进入了分析阅读,但是总感觉缺了什么?联想到以前共读和现在共读的做法,前面的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时的检视阅读是两回事,永澄老师几乎每讲到一个部分都会对那个部分行一次检视阅读,然后分析阅读,等到下一个部分依次循环。
这改变了自己的阅读方式,以后自己读书也按这个标准来。当然是对那些好书来说。
(二)记录方式改变
最近总是在思索,回顾、复盘和反思。我是不是应该有个这样综合的笔记方式,或者前期先分开,就比如现在的圣诞树模型就是结合版的,收获对自己的精力进行真实记录,感受对自己的反应主要是情绪或者联想进行记录。改变主要是对自己的反思和思考。行动是自己根据上述对自己更好地调整。
再做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开始对这三种方式有些感受,并且他们之间开始产生关联,自己也一度认为全栈营的orid笔记和圣诞树根本是一回事嘛。
一个行动
(一)开始用圣诞树模型作为最基本的笔记模型
因为最近时间紧张,先用圣诞树模型打底,后期等文字版出来,自己分析阅读后,会有相应的脑图、流程图、概念图、结构图之类的东西进行补充。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