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个人成熟与否,不在他懂得多少道理,能够讲出多少道理,要看是否能够把这些道理应用到你所遇到的事情中。
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就是“主宰和驾驭万物”。那么在鬼谷子看来,怎么才算是主宰和驾驭万物呢?
“知存亡之门户”,在鬼谷子看来,是圣人“为众生之先”,也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必须的素养。领导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哪怕是一个小单位,都要首先有这个“存亡之门户”的概念。
“知存亡之门户”是第一层含义,是从思想认识上说的。“门户”是《鬼谷子》里一个重要的概念,鬼谷子反复强调,要“守司其门户”。
门户在古代是有区别的,门是宅院的大门,户是堂室的小门。鬼谷子认为,事物的存在和灭亡一定有它的道理和途径。
这个道理和途径,是有层次的,就像进入一间屋子,要先通过门,再通过户一样。所以,“知存亡之门户”不该仅理解为“知道事物存亡的关键”。把门户理解为关键当然不错,但很不够。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后,发奋图强,致力于训练民众。
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后,发奋图强,致力于训练民众。次年,晋文公就准备对外用兵。他的重臣也是他的舅舅子犯劝他:“晋国战乱多年,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还没有安居乐业。”于是,晋文公加强外交活动,护送周襄王回国复位。回国后他又积极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开始逐渐关心生产,安于生计。
不久,文公又想用兵,子犯又说:“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而且还没有向他们宣传信的作用。”于是晋文公又征伐了一个叫做“原”的小国,约定三天内攻不下来就撤兵。三日后,晋文公真的信守诺言,退兵三十里,向国内外证明他的诚实和信用。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影响下,晋国的商人做生意不求暴利,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全国形成了普遍讲信誉的好风气。
于是,晋文公说:“现在总可以了吧?”子犯说:“人民还不知贵贱尊卑之礼,没有恭敬之心。”于是,文公用大规模的阅兵来表现礼仪之威严,设置执法官来管理官员。这样一来,人民开始习惯于服从命令,不再有疑虑。
直到这时,子犯才同意晋文公大规模的对外用兵。城濮一战,晋迫使楚国撤兵谷邑,解了宋国之围,晋文公一战而称霸诸侯。
总结:领导者谋事决策,要研究人心。要研究,就不只是简单的了解。人心是表面的、变化的,而且经常是非理性的。人心之理是关于人心的道理,是理性的。研究人心,就是要研究人心是怎样形成和变化的,要放在一个理性的高度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