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位于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与青海、甘肃、西藏三省接壤,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素有“华夏第一大县”之称。
在今天若羌县的地域,生活着中国新疆汉代史上,36个地方政权的若羌城邦和楼兰城邦的居民。若羌是一个牧畜小城邦,而楼兰有城廓,是丝绸之路,罗布泊一带的重镇。楼兰在汉代统一西域,设“西域都护府”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77年,楼兰更名为鄯善,从东汉起新疆境内各城邦互相兼并,楼兰以今若羌县为中心统一了小宛、精绝、戎庐和且末等城邦,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绿洲城邦。
若羌孕育了楼兰文化、小河文明,“历史文化长廊”是它的别称。张骞、法显、玄奘都在这里留下足迹,是“丝绸之路”中道、南道的必经之地,贸易的频繁往来,使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互融,成就了楼兰长达五百年的繁盛。楼兰古城,小河墓地、米兰古城,造就了举世闻名、世界之最的楼兰人文景观。
闲话少说,去博物馆探寻被掩埋在沙漠深处的楼兰、米兰古城吧。
展览分为三层,地下一层主要展览古城历史。
地下长廊墙壁上,大幅楼兰古城分布图和丝绸之路简介。
第一部分,楼兰的由来,在新石器时代若羌便有了居民,他们走过狩猎经济时代,养畜农业时代,而进入了以绿洲农业为主的经济时代。
若羌,自汉代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住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
楼兰农耕时代。
楼兰古城平面大致呈方形,东墙长约333.5米,南城墙长约329米,西北城墙长约327米。古城城墙系用粘土和红柳枝或者芦苇间筑。
古城内建筑,以南北斜穿城内的小河道为界,大致分为东北和西北两大部分。小河东主要是佛塔,位于古城东部中间偏北,塔基方形,三层。大房址,位于佛塔东南约50米的台地上,在房址附近发现印章,铁箭头和珠饰等,房址遗迹的遗物主要有大量的汉文文书,残笔、木尺、漆制品,陶器、金属品和一些日常用具。楼兰出土的文物显示了楼兰作为汉晋早期“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转城市的特点。从出土的土简纸文书,提示出这里就是曹魏西晋时期的西域长史治所和驻地。
还原楼兰的面貌。一座沙漠中的孤舟,一片繁荣美丽的国度,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第二部分主要是两汉时期楼兰若羌地方政权,人口、胜兵的数量,行政上,在西域都护的统一管理下下设的官位及张骞出使西域取得的成就。
下面是张骞出使西域图壁画为佛教史迹画,汉武帝和臣属在甘泉宫跪拜。张骞跪在汉武帝马前向汉武帝辞别。
下图是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因“为人强执,习外国事”,被汉朝选为使者。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因与新单于不和,遣使者于郑吉,谋求降汉,郑吉迎之护送至京城,汉封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之号令班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王莽时,西域都护李崇军队被焉耆消灭,西域与中原断绝了联系。东汉明帝时,由于对匈奴战争的胜利,重新控制西域北道各城邦,为了进一步恢复与西域的关系,打击匈奴在西域的势力,便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到达西域,争取了鄯善、于阗、疏勒的支持,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率领多个小国士兵进攻隶属匈奴的姑墨,并使莎车,月氏等国也归附汉朝。
第三部分是米兰古城,大量的唐代吐蕃文木简和魏晋时期始建的、鄯善繁盛时期的米兰佛教遗迹。唐代佛寺残存的有著名的“有翼天使”壁画。
此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服鄯善曾设立焉耆镇,隋朝创立鄯善郡,从此中原中央政府开始了在新疆设郡的历史。
第四部分,丝路驿站,自东向西走的一条路线,米兰,若羌,瓦石峡,且末。
若羌,自两汉以来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部分,楼兰葬俗:小河文化居民的墓不论在地上还是地下保存的比较完整。在若羌还发现了汉晋时期的居民墓,反映着当地居民的埋葬的习俗等。
楼兰美女干尸,该女子生于2004年,深褐色长发至膝盖处,深眼窝,高鼻梁脚穿精美皮靴,头戴一顶插着羽饰的尖顶毡帽。历经千年后,她的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肤色呈铜色,她的腹部隆起,初步判定该女子因为难产而死,现在腹中还有胎儿,在她的身下发现大量的早期凝固在衣物上的血迹。
多具干尸陈列一隅,由于胆小不敢多看,下面是楼兰壁画:
小河文化的出名源于在小河不远处发现了千口棺材的五号墓地而出名。
且末岩画位于且末县莫勒切河西岸陡坡数块较大的岩石上,从近坡底至半山腰处较大的岩石或者较平整光滑的岩面上,以点线凿刻构成线条式图案,较清楚的各种单体的动物和其他图形的图像逾千。
下面的是兴地岩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列强扩张殖民地竞争加剧,随着中亚地理考察热的兴起,不同的国度,不同学科的探险者、考察者纷至沓来,对我国新疆古老文明的珍品肆意掠夺盗取,这里就有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兹洛夫、美国亨廷顿、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1927年,中国学者呼吁成立了中外科学工作者平等合作组成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瑞典的斯文赫定,中国的黄文弼陈宗器都是考察团的重要成员,进入了罗布泊。
二层墙壁上挂满了发掘后个个方位的楼兰遗址图片。
楼兰古城标志性建筑——西域长史府,史称三间房,及佛寺、佛塔遗迹。
尽管博物馆没有禁止拍照,但我基本没有拍实物照片,担心会对丝织品、古代纸张等造成伤害。我拍的基本都是文字简介和挂在墙壁上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