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的惊喜

        日常教学中,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都是有“备”而来的,学与教的环节设置中,多是聚集了众人的智慧,于是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不经意间就犯语重心长的教导,喋喋不休的强调的坏毛病。把原本属于孩子们安静自读自悟的思考的时间所占据。在这样的急躁与不放心当中,消磨了孩子们自我发现的惊喜感。久而久之,课堂上小手如林的景象不复再现。语文年会过后,贾志敏老师的本真语文,如春雷般唤醒了我为师者的一种放手意识。让我在课堂上收敛了自己的锋芒,把课堂让给了我的孩子们。让孩子们去经历学习思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让孩子们在享受攻克难题后的喜悦中,逐渐喜欢上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学习能力。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读书单元里《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在带领孩子们梳理课文层次时,遇到了一个小问题,课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一至五自然段,讲述了孩子们上学、放学时的艰难;六七自然段讲述了孩子们为了实现用知识来改变山沟穷面貌的理想,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求学精神。第一部分的划分与主要意思概括,都很顺利,第二部分的意思概括时大家却有点沉默。原因是孩子们对文中的代词短语“这样的理想”读不懂,不知道是什么理想。如果是往日,我定会充分发挥师者风范,要讲给他们听,而今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让出位置,让出时间,成全孩子们去享受思考成功的喜悦。于是我让孩子们在充分朗读六七自然段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去找“这样的理想”具体指的是什么内容?时间在流逝,阅读在继续,反反复复的读文,一次次的探寻,终于在读完第五遍的时候,“这样的理想”被孩子们发现具体指的是什么。解决了这个小障碍,孩子们在体会山沟里孩子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时,容易了很多。一个小问题的扫除,孩子们那种喜悦,不用言表的呈现在他们的朗读里,这个小问题的攻克,虽然花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却让我又一次审视了自己的师者角色,不能把自己的语重心长当成是慈母般的教诲,让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有主动探寻问题的权力。相信他们能在自主思考中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相信这份收敛老师的“锋芒”,让位给孩子的小举动,在长期的坚持中,定会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孙萌的摘评,条理清晰,要点一目了然,以后查找起来必定很方便。她先是简述故事梗概,大概花四五行的样子,再是摘录金句,...
    蓝蝶landie阅读 3,229评论 1 1
  • 时间:2016年11月28号 地点:亚细亚中洲通讯 顾客为什么会选择我们?今天上午一对女生来到我们柜台前坐下,我给...
    choch阅读 4,235评论 0 0
  • 我是光的儿女,是暗的生灵。 黑暗孕育我,黑暗束缚我,黑暗掩埋我。 只有在光明普照下,我的意义才会显现。 然而 光明...
    朝曦Sivan阅读 1,521评论 0 0
  • 7/30写手圈微写作训练营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尚书·多方》 今天的作业,就从这一句经典诗句说起。这...
    颜小言阅读 5,23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