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帝国主义,指的是口头上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实际表现似帝国主义行为的社会制度,因此也称社会沙文主义。社会帝国主义一词由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首先使用,针对的是以卡尔·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以及修正主义思潮,出处在《列宁全集》第1版第29卷第458页。20世纪60年代,中国称苏联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即苏联修正主义。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力批判斯大林主义与苏联共产党前领导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并且对外奉行大国沙文主义 ,因此,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做法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路线形成了新的帝国主义,于是开始称曾经的"老大哥"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领袖考茨基等人及其派别,背叛无产阶级立场,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宣扬民族沙文主义来欺骗和毒害工人阶级,成为社会帝国主义者和社会帝国主义派。列宁的话就是针对以上所讲。
"社会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使用源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两党、两国交恶之后,苏共领导集团继续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事务,甚至动用武力的行为。苏联还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时时制造挑衅事件。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对马列主义一些理论问题、国际共运某些原则问题以及当代世界形势若干重大问题,出现一些不同看法。对于这些分歧,毛泽东始终主张通过内部讨论来解决,而不应影响两国正常关系。但赫鲁晓夫从追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外交战略出发,一心想把中国纳入他的战略体系,并为此不断对中国施加种种压力,致使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中苏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