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饮食文化游记《寻味中国》第124篇,老街夜市系列的第15篇,您可关注作者或同名微信公共号阅读相关文章。
《寻味中国》系列已经写了124篇,下面这张地图也一直在更新,图中的圈圈越来越多,差不多有100多个。很多篇没发这张图了,怕引发密集恐惧症。
读书的时候,南京和武汉是我途经最多的南方城市。江西交通不便,上学要坐船逆流而上到武汉转火车,放假时走南京更方便,到了南京再转船逆流而上到江西。去也逆流,回也是逆流,这就是人生吧。
在南京有父母的朋友和我的同学,每次都会滞留几天,坐着公交东游西逛。几年下来,市内有点名气的景点都走了一遍,当然去过夫子庙。几十年前和现在一样,夫子庙一直人们游玩南京的首选——那个时代没有“游客”这个词。
第一次到夫子庙由同学志刚带着。志刚的家就在夫子庙旁,是长条门板的低矮狭小的砖木老房子,沿着街,面对也是一排旧房子。志刚带着我走到那排房子后面,指着条河沟告诉我,这就是秦淮河。我看着这颜色古怪犹如一潭死水的河沟,心中有些怅然。河边立着个石碑,写着“桃叶渡”三个字。据说,桃叶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爱妾,经常从这里渡河,王献之放心不下,就到河边接送,成了一段风流佳话。
看着眼前的河沟,我心中嘀咕,这么狭窄的河道,体力好加助跑,纵身一跃都能过去,居然要开设渡口?桃叶和王献之是不是也太矫情了?
沿着志刚家门前的那条街往里走几百米,就是夫子庙的中心广场,那儿有几座亭子和牌坊,显然也是新建的。河边有一排白石围栏,秦淮河在这一段更宽阔了,也气派了些。牌坊后面也有些房子,却又搞不清是干什么用的。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夫子庙就是每个城镇都曾有过的孔庙,读书人不能直呼祖师的名字,所以称为夫子。然而,全中国的孔庙都已被尽数毁去,南京的夫子庙的形制早已不在,只是留下了个场子罢了。
后来又知道,这里还是江南贡院,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看老照片,考棚就像是烧砖厂一般。《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居也在桃叶渡,距离我同学志刚家只有二三十米。志刚却没有告诉我这些,那个时代,旧时的文化已被撕碎掩埋,这些年才被重新挖掘,掸去沙尘。
年轻时也读过点旧书,知晓些秦淮风月。站在秦淮河边也是心中喟然,想当年,那些葛衣纶巾的莘莘学子们,是否就站在这岸边的阑干旁,目光灼灼地盯着河中小船上的金陵粉黛,捏紧拳头,下定决心,务必要金榜题名,以报效祖国。画风错了,其实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还是谈吃吧。
八十年代,即使是南京这种城市,街上的饭店也不多,小吃无非是鸭血粉丝汤和小笼汤包。志刚却带我到了家老字号,两层的仿古建筑,坐在二楼敞开餐厅里可以俯瞰广场和秦淮河,位置极佳。志刚点了几样点心和小菜,分量都很小,做得却精致。那么多年过去,也不记得吃了什么,甚至忘记了店名,以后再寻过来,认出就是晚晴楼。
再过几年来夫子庙,游人更多了,仿古建筑的规模也大了些,变成了南京特产展销会场,满满登登的都是些雷同的东西,桂花糕、扇子、板鸭、盐水鸭、雨花石一类。记得我买了两包五香豆回去,半路上觉得不对,这又不是上海豫园,我买五香豆干什么?
以后也就不想去夫子庙了。二十多年后,几次带学生实习,都在南京转车。回回给学生们半天时间到夫子庙玩,我却不愿意进去,偶尔在外面走走。作为景点的夫子庙,街区总在扩充,对我却越来越陌生。
十年前,带着妻女到南京游玩,那是第一次在天黑后走入夫子庙。因是国庆,乌衣巷里满是人头,“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据说,眼前这红漆抹就的街巷,是谢安的祖宅。我幡然悟道,为何桃叶渡就是那么一条水沟。其实,《乌衣巷》一诗已说的很明白。隋灭南朝,将六朝古都健康彻底抹平,唐代刘禹锡来此地都已只能是凭吊,哪还有什么古迹,千年过去,秦淮河也数度改头换面,渡口也就成了小河沟沟。
夫子庙里,还有什么?
顺着稠密的人流挤进我经常到过的地方,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金碧辉煌,经过多年整治的秦淮河更宽了,巨大的彩舫在柴油机的推动下,在电脑控制的霓虹的照耀下,在一条条巨龙的映衬下,在河中飘荡,鼓乐飞扬。
我一直以为,夫子庙应当是读书人的地方,素雅粉墙黛瓦才是它的色彩,即使有董小宛、李香君,也应当是温婉的丝竹和沁人的暗香。将夫子庙弄成这种境地,或许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青楼老鸨的想象。
排了半天队,吃了几块豆腐,又换一条队再排,要来了两碗鸭血粉丝汤。妻子吃了两口就放下,不习惯这味道。我也没吃完的兴趣,价钱不便宜也就罢了,居然如此清汤寡水,来过南京无数次的我还是第一次遇上。
从夫子庙的这头挤到那头,除了晚晴楼,当年的记忆无法与现实联系。我又看到了茴香豆,现在人家的名字叫“状元豆”。来到桃叶渡,都是新房子,眼前的秦淮河却宽阔了许多。
出了夫子庙景区,到了桃叶渡外的大街上,我又寻了家鸭血粉丝汤店,进去看看,出来告诉妻子:这家还不错,只隔了条街,价钱便宜一半,品质却高不少。
今年,我又回到南京。朋友作陪,问我想不想去夫子庙看看。
我微笑摇头:“不去,不去!”
评价:
游憩价值:★★★
文化存留:★★★
市场规模:★★★★★
特色饮食:★★★★
消费服务:★★
综合评价:★★★☆
点评:想说都已经说了。
后记:
原创文章和照片,是笔者一直坚持的原则。图文兼顾很难,比如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吃过很多次,却没有照片,那年的夫子庙之行,相机的夜摄效果太差,照片实在是不成样子。
我想,探索饮食文化,找寻之前的记忆,文字所蕴含和表达的更多,不一定需要配图。从这篇起,试试吧。
原创图文,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