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的时候,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心里常常会觉察,自己太差了,古人所谓道德文章,什么都没有,能力很差,也没有什么志气,也没有什么品德,甚至身体也不是很好。总之什么都不好,就自己很自卑,很责备自己。
但是我又想,不好应该怎么办呢?刚才说要学,那应该怎么学呢,可以自己觉悟,也可以效先觉之所为。所以我们有时候在学校里也读读书,尤其是国文课,最能够开发人的生命,最能够影响人的性情。国文课里有很多的课文,有一些课文的作者我们都相当敬佩他,他的文章写得好,文章的理想也很高,所谓的道德文章。我就去看他们怎么成就的,课本后面都有作者的介绍,作者的生平。我去看作者生平,看多了,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所有会写文章的人,所有有成就的人,所有有智慧的人,他们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从三岁、五岁,最慢是七岁、八岁就开始读经了,我称为“读有用的书”。他们读到十三岁大概就成就了,至少在语文上成就了,整个的文化的素养已经很深了,已经打定了基础了,所谓满腹经纶。我发现这个道理之后,就开始想,现在我超过十三岁了,已经十五六岁了,怎么办?开始追吧。
所以我从那时候起,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自己有时间就读读古文。当时还没有读到《论语》,是我在专科毕业,二十岁的时候,才遇到一个隐居的高人,他教我读《论语》,读四书,我是从二十岁才开始读经的。我平生所读的书其实不多,所以我非常惭愧。我认为自己就读过两本书。只读这两本书,就让我现在坐在这里,就让我做大学教授,是非常惭愧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也不很惭愧,因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好。(笑)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是很差的时代,你如果以我为标准是很差的,应该以比我更好的人为标准,乃至于以圣贤为标准,千万不要以我为标准,我是很差的。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因为老师叫我读,我是认真读了,而且也都读了朱熹的注解,我几乎能够背诵,就读那么一部书,能够读到这个地步,只是六个月。而且这六个月是在当兵。台湾每个男孩子都要当兵,当兵的训练是很辛苦的,我利用训练的课余时间读,训练、操练非常累,下课了,别人躺在那里休息,我就读书,中午别人休息,我就读书,到了晚上要睡觉了,全营都熄灯,我就等班长、排长都睡觉了,自己把书拿着,藏在衣服里,跑到有灯光的地方去读书。哪里有灯光呢?军队管理是很严格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灯光,只有厕所有灯光,所以蹲在厕所读《论语》。(掌声)
如果,我现在有一点点学问的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然后再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不是真正的经典,但是要读古文,从那本书读起也可以。现在我们教小孩子读经,不重视这本书,不过能够把《古文观止》读一读也不错,我就把这两本书读得比较透。只要读过这两本书,其它的,你就可以左右逢源了,乃至于只要读过“四书”,再接触经史子集,你就能有所掌握了。
所以读书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各位,你的年纪或许还不到二十岁,你比我入道之门的时期还要早,我很恭喜你。假如你是二十岁,跟我一样,你也可以六个月就跟我一样了,如果超过二十岁,从现在开始,六个月,你也可以相当有功力,请你读《论语》,然后把《论语》的注解读一读,你就跟我一样了,就这么简单。(掌声)
读书是要发自诚意的,我是真诚地想要读书,所以有人说,你很幸运,遇到那个隐居的高人,能够教你读书。我说不是我遇到的,是我求来的,我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一直求,希望老天给我一个老师,让我能够跟着他学。果然,我一毕业,立刻就遇到这个老师,我很感谢老天。当然了,现在你不要说再去遇到一个隐居之士,不必这样,因为你现在已经知道读书的方法,那个老师也教我读《论语》,现在我们也在提倡读《论语》,已经开始读了嘛。现在各位已经入了门了,将来你如果读文科,就在这个地方多用心;如果读别的科系是更好的,因为这样两面都有,又有文科的基础,又有专业的成就。所以我很羡慕读理科的同学,认为他们容易两面都有,因为要读文科是相当容易的,读文科的同学大概只有文科的能力,理科的能力是很少、很薄弱的。刚才说过,只要我们能够尊重别人的学问,那也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世界,你不需要每一科都很好,当然,一个人多才多艺最好,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我们有自己的专长,尤其还要尊重别人,也就可以了。这也是经典的教育,也是圣人的教导。如果这样,就不必为自己太过担心,因为你的前途还很远大,只要顺着走下去,要做到像我这样子三脚猫的角色,实在太容易了,太容易了。(笑,掌声)
所以,我的求学是发自真诚的,我推广求学的方法,就是读经,以读经为本,为基础,也是非常诚意的。一个人只要诚意,就跟他的生命是相连的,他的生命在的一天,这种力量就不会失去。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能够继续推广读经,你不是受到很多挫折吗?其实如果因为受到挫折而退缩,就代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跟生命隔阂的,而不连贯,假如你跟你的生命连贯,这本来就是你的事,“古之学者为己”,所以我推广读经,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自己不叫不自私,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他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么光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相通的。因此推广读经,一方面,是尽我自己的本分;一方面,我也相信天下人听到这种的理论,也一定都心领神会,也一定都努力实现。我在还没有推广读经的时候,就预测它必将大行其道,果然十几年来,所向披靡,如火如荼,一日千里,势不可当。(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