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五百四十二

卷七 为人不可有我.…作诗不可无我

四五、诗文集之名

【原文】诗文集之名,始东京。《隋经籍志》曰:“集之名,东京所创。”盖指班史某人文几篇,某人诗几篇而言。后人集之,非自为集也。齐、梁间始有自为集者:王筠以一官为一集,江淹自名前后集,是也。有一人之集,止一题者:《阮步兵集》五言八十篇,四言十三篇,题皆曰《咏怀》;应休琏诗八卷,总名曰《百一诗》,是也。亦有一集止为一事者:梁元帝为《燕歌行》,群臣和之,为《燕歌行集》;唐睿宗时,李适送司马承祯《还山诗》,朝士和者三百馀人,徐彦伯编而序之,号《白云记》:是也。有一集止一体者:崔道融《唐诗》二卷,皆四言,是也。有数人唱和而成集者:元、白之《因继集》,皮、陆之《松陵集》,温飞卿之《汉上题襟集》,是也。

[译文]诗歌文集的名字,始于东京。《隋经籍志》说:“集这个名称,是东京创制的。”这是指班史中有某人几篇文章、某人几篇诗稿而言的。后人将其编集成册的,并不是这些诗文原本自成一集的。王筠以一官为一集,江淹自己叫前后集,就是这一类型。有一人的集子,只有一个题目,《阮步兵集》中五言诗有十八篇,四言绝句有十三篇,题目都叫作《咏怀》;应休琏有诗歌八卷,总名叫《百一诗》,这也是一个类型。还有一种集子只写一件事,梁元帝作《燕歌行》,群臣都来和这首诗的韵,成为《燕歌行集》;唐睿宗的时候,李适送司马承祯的《还山诗》,和这首诗的有三百多人,徐彦伯编集成册,并作了序,起名叫《白云记》。这也是一个例子。也有一本文集只用一个体裁,像崔道融的《唐诗》二卷,都是四言绝句,这又是一例。有几个人一起唱和而编辑成集的:元、白的《因继集》;皮、陆的《松陵集》,温飞卿的《汉上题襟集》,都是这样类型的例子。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提出了“ 诗文集之名”的起源。

诗歌文集的名字,始于东京。

《隋经籍志》说:“集这个名称,是东京创制的。”

这是指班史中有某人几篇文章、某人几篇诗稿而言的。后人将其编集成册的,并不是这些诗文原本自成一集的。

王筠以一官为一集,江淹自己叫前后集,就是这一类型。

有一人的集子,只有一个题目,《阮步兵集》中五言诗有十八篇,四言绝句有十三篇,题目都叫作《咏怀》;应休琏有诗歌八卷,总名叫《百一诗》,这也是一个类型。

还有一种集子只写一件事,梁元帝作《燕歌行》,群臣都来和这首诗的韵,成为《燕歌行集》;唐睿宗的时候,李适送司马承祯的《还山诗》,和这首诗的有三百多人,徐彦伯编集成册,并作了序,起名叫《白云记》。

这也是一个例子。

也有一本文集只用一个体裁,像崔道融的《唐诗》二卷,都是四言绝句,这又是一例。

有几个人一起唱和而编辑成集的:元、白的《因继集》;皮、陆的《松陵集》,温飞卿的《汉上题襟集》,都是这样类型的例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