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德兰美食志

  “无论高居天外还是隐入尘世,都不应错过此等佳肴。”

  ——伊格斯匹尔《银色的故乡》

  ……

  维尔德兰大陆,位于奥卡维亚星地表之下的第一层世界,那里同样拥有着天空、海洋、陆地以及充斥其间的魔力。早在银须族从同一层级的大洋彼岸迁往此地以前,富饶的它就遍布了奇珍异兽和较为原始的文明聚落。

  同另外四片大陆一样,维尔德兰的中央巨树直抵海拔107奥里以上(约150公里)的高度,与本层世界的天空之顶相接。随着银须族的一座座城市在维尔德兰的大地上扎根和扩散,巨树周围的区域也逐渐纳入他们的版图,最后使天地之间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

  倒挂于苍穹的国度中常有居民沿树冠一路下行,带着珠宝和晶石与来自陆地的商人在树杈广场会面。运输各地特产和人员的升降梯则途经嵌入树干的各个站点,从环绕树根的诸多入口向上延伸至广场边缘。

  在四季轮转的魔力浇灌下,吸收天地精华的动植物们化作各类食品的原材料,因地域间魔质禀赋的差异而孕育出浓厚的地方特色,经保鲜魔层封存后成为了同时流通于树上树下的抢手食材。

  大陆之外,也总有纷至沓来的远方旅者为种种缘由奔赴维尔德兰,而品尝美食与见证诸般奇观皆成了旅途中不可缺失的体验。

  民间地区特产:

  莫勒烩海鲜

  在港口城市莫勒,每日捕捞上岸的新鲜海产不计其数。莫勒人处理这些海鲜的方式直接而豪放——将当日的渔获,如鱿鱼、青口贝、海虾、蛤蜊与多种海鱼,同洋葱、莫勒特产的紫皮土豆一齐投入大锅,加入本地酿造的淡啤酒和大量香辛料久烩。成品汤汁浓郁,尽数融入精华,辛辣鲜香俱全。在潮湿阴冷的夜晚,一碗热烩海鲜足以驱散绝大多数旅者的寒意与疲惫。

  莫勒的特产不仅只有烩海鲜,后者主料的种类也不限于上述那一丁点。但对于莫勒的厨子们而言,将各式各样的食材融入其中并无难度。大胃王食客的餐桌上总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动植物作为烩海鲜的配料——健康且经过精细处理,不至于看起来像黑暗料理。

  莫勒城的生活节奏相对较缓,街道上的行人看着也十分悠闲,他们去往其他城市后常常不适应当地居民的步速。而对于来访莫勒的外来者而言,这里也是逃避繁忙现实的宝地。早在一座座港口被建立以前,步入莫勒的旅人就曾说过:“将大海作为屏障,隔绝所有的出口,遗失所有的身份,错过所有的聚会,做一个想不起自己是谁的人。留下眼睛看海,留下皮肤听风,至于脑子和心——就暂且让它们萎缩好了。”

  乌尔泊盐渍海藻

  乌尔泊人善于捕鱼,也时常采集沿岸生长的深绿色海藻,经过反复清洗、曝晒,再用海盐与少许柑橘皮屑揉搓入味,最后制成墨绿色、带着白霜的盐渍海藻。它们是佐餐的小菜,也常用于炖煮鱼汤时提鲜,咸中带香、隐隐回甘,长久以来都是乌尔泊人餐桌上风味独特的海洋印记。

  “乌尔泊”一词在银须族的通用语中意为“与怒涛共生”。当然,乌尔泊人也是银须族的分支,在他们占据现有的领土以前,这片未开化的海岸曾是潮汐紊乱、海兽肆虐的不毛之地,被性质怪异的魔力所笼罩。

  在距离海岸线还有一段距离的水域,常有潜藏于暗礁周围的掠食者虎视眈眈地望向驶来的船只,找准时机便从水面一跃而起,对着夹板上的目标喷吐出黏滑的包裹物,使其跌入海中,等到它消化充分后再游向这脱离身体的胃袋。

  这类生物成功消化的案例仅有少数,骁勇善战的银须族人手持刀具或掌握相应魔法就能轻易破胃而出。它们除胃囊外的部分极其难以下咽,与美食毫不相干,胃囊煮熟后也会萎缩成一团口感普通的下酒菜。但也正是因为被它们吐出的胃袋击入水下,第一位发明盐渍海藻的古人才得以侥幸在载具的爆炸中存活下来。

  从海底游上来太阳一晒,周身冒出白花花的盐,一搓生疼,头发和胡须上还挂着水藻,随后一边望向被盐碱吞食的滩涂,一边推动残留的木板涉水,继续抱着征服这片海的决心开辟航路。

  诺塔里黑面包

  与作为军粮的“坚包”同源,诺塔里黑面包则贯穿平民的日常。它们由抗寒术、黑麦粉、少量小麦粉和燕麦混合,经过长时间发酵后烘烤而成。外壳坚如板砖,内层湿润紧密,带着独特的微酸风味,软化后可食用,硬化后可军用。一块标准大小的诺塔里黑面包重约25奥寸量(大于半公斤),质地密实且耐储存,能够自行保温,是诺塔里家庭越冬必备的主食,早期的粗糙制品需搭配汤羹或涂抹大量油脂才能顺利下咽。这类粮食到了万变纪元中期已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富含营养、魔力丰裕且口味繁多的品种。

  对于那类太过坚硬的黑面包,有人调侃其“做得更大更薄些就能当防爆护盾用”。值得一提的是,战争年代确实有大量诺塔里黑面包在炮火轰击后依旧保留完整,只可惜生产它们的工厂和人员没有。

  云端火锅

  云端之城悬浮在两江交汇的峡谷之上,将其拖起的空岛与千里之外的巨坑形状契合,据传最初由一位强大的巫师从平原上分割并向斜上方抬升,而后形成了那轮廓整齐的坑洞。空岛内部的魔力核心维持着长久的悬浮,同时也为当地的温泉、餐饮提供热源。用于加热锅底的魔质引自城市动力核心边缘散逸的蒸汽,温和持久,能使石锅内的汤汁始终保持微沸。

  以清鲜见长的锅底汤料由雪融水辅以多种菌菇、干制河鲜熬制,麻辣口味则源于当地种植的风椒和火姜,此外还有椰乳香茅锅、松露菌脂锅等底料……食材以凸显鲜奇为主。从薄如蚕丝的云羊肉片到口感清脆、生长于空岛底部垂挂藤蔓上的空气蕨,再到城市中央的峰顶雪水中捕捞后制成的、晶莹剔透的冰鳞鱼片,这由魔能运转的空中生态系统内应有尽有。

  来自下方的客人可以通过峡谷边缘的数道传送门出入这座城市,那千里之外的大坑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周遭地区的神话中被食神用作一口大锅,灌入汤汁并形成湖泊,一年四季更换不同的底料,再将入侵维尔德兰的异域巨兽击杀后投入其中,并于当日食用,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守护着银须族的净土。

  他们所不曾知晓的是,在先民纪元末期,做出灭世预言的原住民凭借着集体法术从大地上合力挖取出了这块岛屿,乘着它飞入云霄,期望蔓延于地面的灾变不会波及自身,最终却仍未躲过令智慧生灵共同消失的未知祸难。

  作为心脏维持悬浮的动力核至今仍未熄灭,名为银须族的新一批智慧在这岛屿上重新建立起了繁华的城市。待暮色四合,天光渐退,一缕缕升腾的火锅蒸汽便成了这巨大有机体临睡前呼出的,混杂着麻辣、香郁、清鲜气味的温热鼻息。

  ……

  特制大胃王美食:

  “肉之巨兽”烤串

  起源于洛特林的烤肉串,如今在各地庆典和市集中都能见到它们和其挑战者的身影。一根长达4奥米(5.6米)的特制铁钎上,交替串着总计重量超过25奥尺量(多于半吨)、扎满透气孔的巨型肉块——包括野猪梅花肉、巨牛腿肉和岩羊腿肉等。肉块之间还穿插着整个的洋葱和甜椒。经过慢火旋转烤制,直至外皮焦香,内部肉汁充盈。可用规定限度内的法术加持,只要成功在标准时段中独自吃完这串“肉之巨兽”,挑战者便能免单并获得“巨人胃袋”称号。当然,身躯过于庞大的异族(尤其是食山魔)禁止参加。

  山峦巨堡

  山峦巨堡由荤素交替的多层结构搭成,以特制酱汁粘合层间空隙,整体虽大但每一层的厚度却与常规餐厅里随处可见的肉饼并无差别。一般而言,每到特定层数就会出现作为单独一层的面包或与其它层重复的菜品,以保证被切成小份时,品尝者不会错过某一层次的口味。

  虽说绝大多数巨堡都不会真的高如山峦,名称本身只是夸张化的比喻,但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奥里(1.4千米)尺度的汉堡。十万层荤素交叠的奇观在平原上整齐地拔地而起,原材料取自附属空间中的大型动植物,大多是在入侵维尔德兰的过程中被击杀并做成食材,少数则为银须族主动进入空间缺口并完成采集。

  随着施术者们双手一挥,那巨物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诸般形状,按比例飞入创下各项功劳的将士盘中。从巨人族到小人族,银须族外的诸多物种都加入了这场盛大的宴席。若要问拼凑出巨堡再切开的过程有什么实际用途的话……完全没有,只是为了节目效果和纪念意义。

  至于那些未分出较多层结构的巨堡,显然需要极厚的巨型肉扒作为其中一层。如何锁住水分,整体烤熟又不烤焦,保持口感鲜嫩是制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譬如用密集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杆状物将其刺穿;注入自主渗透肉扒各部分且均匀释热的可食用添加剂;盖在正散热的食山魔身上等待魔质扩散,熟透并喷涂上用于封存的薄层后,趁那披着多孔状岩石外皮的巨物开始移动前拖起肉扒拔腿就跑……这些方案都得到过制作者的采用。

  “世界之环”饼干

  “世界之环”饼干多是作为象征物出现在重要的庆典或祭祀仪式上。单体的造型是近乎完美、半径约一个成年银须族男性臂展长度的饼干圆环,以可食用的矿物颜料精巧地描绘出维尔德兰大陆及其周边海洋的地图脉络。饼干的配方混合了来自大陆各处的谷物粉末、花蜜与树脂,烤制后既坚脆又成色金黄。

  在跟前文提及的巫师、食神等神话同源的传说中,众神创造原初世界之后,由祂们孕育并观察的初诞者们统治了天地。在抵挡外域恶魔的战争中,几位领袖寻得了造物主遗留的世界之环,各自拆掉圆环的一段,导致大陆分裂,却用足够广阔的法阵成功将沉没的魔殿封印在了中央海域的内界,再也无法放下环段并接近彼此,从今往后只能通过灵识隔海相望。

  “世界之环”饼干的食用方法也致敬了这古老的故事,需要拆成大小平均的多份再分发给在场各方,就连撒下的碎屑都带有花蜜的微甜与谷物的芬芳。

  肉人葫芦

  在非法养殖肉人的园区中,那些没有双目、口鼻、耳朵的人型食材可能来自包括银须族在内的众多物种,也不乏从零开始培育的新品种。面对生产猎奇食品的饲养者,它们无声诉苦、无力挣扎,虽身为智慧生灵却被以花样繁多的形式改造成体态各异的美食与泄欲工具。定制者会决定何种形状的各个器官中涂抹什么口味的调料,成品有糖葫芦似的头颅串,由孕妇套娃转变的“多层猪肚鸡”,也有手指、四肢、肠道、生殖器被改造成其它类型肉人的大杂烩,各有各的功效、玩法和吃法,老的小的干燥的水润的带刺的长虫的样样俱全,完整的一盘会十分巨大。

  ……

  豪门餐桌上的珍馐:

  琥珀肉丸

  琥珀肉丸以雪雉鸡胸肉为主料,混合进野生榛蘑的碎末与鹿筋制成的糜状物,反复捶打至胶质析出,再裹上松仁和糖浆调制的脆衣,入温油慢炸至外皮金黄透亮。咬开外层后有流心漫过舌尖,吃的太急会被烫得直哆嗦。若要细细品味,松仁的香脆、鸡肉的鲜嫩与琥珀糖的清甜便层层递进,带着榛蘑气息的温热汁液在口中漫开,将暖意送入胃囊,故被誉为“美食界的北境之珠”。

  北德兰白牛排

  产于大陆北部的雪原牛,终年以雪线下的一种珍稀白色地衣为食,肉质呈现出近乎半透明的纯白,脂肪细密如霜。取其里脊最嫩处制成的白牛排,不需要过多调味,仅以岩盐稍作腌制,在小火下慢煎即可。北德兰白牛排的口感与鲜嫩多汁的传统牛排相异,更近似于柔腻与化渣感,伴随着清冷的奶香。如果称琥珀肉丸为北境之珠,那么北德兰白牛排则可被比喻成北境餐桌上的玉石。

  瑟尔克心下牛肉

  取自瑟尔克特产的纯血黑牛心脏下方那加起来不足200奥寸量(差不多4千克重)的隔膜肌肉。每头牛仅能产出寥寥数份,肉质纤维极细,密布着雪花般的脂肪。制作时需选取适当的火候以求瞬间锁住肉汁,再加一勺瑟尔克最昂贵的酒类倒入调味酱料。入口时,浓郁的肉香、酒香、酱香与丝滑的触感会在鼻口中分别炸开,稍作咀嚼便自发融化扩散。这类大型黑牛数量稀缺,繁殖欲低且后代多半不具有生育功能,价格不属于小富商可问津的范围,常作为国家级宴请的压轴主菜被端上御膳桌。

  月光牡蛎

  它们是在维尔德兰东部的特定海域诞生,仅于特定夜晚才能由经验丰富的潜水者采集的珍稀贝类。月光牡蛎的外壳呈现银蓝,在灵月(银白色)和溟月(湛蓝色)距离大地最近的月份(1月和10月)迎来最适合充当食材的时段。肉质为剔透的淡琥珀色,口感脆嫩,伴有类似蜜瓜的清新甘甜,稍作处理便可骗素食主义者下肚(这么干的不在少数)。因其采集难度大且不宜人工培育,通常以颗为单位在贵族间流通,一打月光牡蛎的价值足够换得一艘中型渔船。

  绝味多层塔

  绝味多层塔一般以七层不同质感的食材堆叠而成,与山峦巨堡相比如同小人国的居民,但对大多数银须族个体而言份量充足。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着琥珀肉饼、北德兰白牛排、瑟尔克心下牛肉、烟熏金豚火腿、蜜羽雀胸肉、蜜饯果盘、海味冻(多由深海鳕鱼籽与琼脂冻制成),浇上松露鹅肝酱等若干种酱料(可选择去掉)。如若同时将七层的一部分塞入口中,便能一次性品尝到香甜、绵密、鲜嫩、咸香、紧实、清爽、凉滑等口感的混杂。

  ……

  蔬果与饮品:

  霜衣莴苣

  生长在中央巨树树干的半荫处,叶片呈半透明的翡翠色,脉络间嵌着细碎的冰晶。生吃带有甚过黄瓜的清甜,嚼起来脆嫩多汁,焯水后更显软滑,能吸收汤料的鲜香而不烂,它们的远亲也是云端火锅的经典配菜。这类莴苣的生长完全依赖巨树逸散的魔能,一旦脱离原生环境,叶片会在数小时内失去光泽并变得苦涩。银须族农人在树干上为它们搭建培育架,控制好接收的光照与魔力浓度才能收获理想的成体,食用前把洗菜水滤干净再倒回培育架覆盖的魔壤。它们能够净化生物体内紊乱的魔质,赶路的行者常将其叶片晒干磨粉,作为应对魔力污染的应急食材。除此以外也常用作炖菜,与炖豆、蜜羽鸵蛋等材料百般搭配。

  月露果

  月露果的味道近似于大号荔枝,更白更硬且口感更加厚实。除了直接食用以外,还可去皮去核后鲜榨果汁、与其它果类混酿果浆、发酵为果酒,慢煮为果酱,凝结为果冻,更为广泛的做法是打烂成泥,混入魔麦粉、松仁和花蜜,倒入模具中烘焙成质地松软的果糕。成品带着焦糖和果香的混合甜,糕体中还嵌有碎松仁,味道绝佳。诺塔里人会在越冬节时制作月露果糕,这一糕点后续也被推广到了整个维尔德兰。

  乌尔泊海纹茶

  海纹茶产自乌尔泊海岸的崖壁,茶树扎根于魔法潮汐冲刷的岩石缝隙,根系能吸收海水却不积盐。叶片边缘带有天然的波浪形纹路,表面覆着一层能凝结海雾的细绒毛。制茶前常在晨雾未散时采摘,经水汽熏蒸、日光轻晒后封存,冲泡时茶汤呈淡金色,香气混合着海腥与草木的清新,入口咸中带甘,而后微凉回荡于喉间。海纹茶的茶汤除了佐餐解腻以外,也能缓解海兽胃囊黏液带来的灼痛,是乌尔泊渔民出海的必备佳品。

  雾夜酒

  作为产自西部雾沼湿地的佳酿,雾夜酒度数不高,仅12%vol上下,色泽淡青,温度低于冰点,是本大陆仅次于南德兰冰啤的畅销酒品。酒水中泡着特制的冰糖或盐块,表面撒上一层细碎的(可食用但不怎么好吃的)草叶,为了预防喝太急呛死(存在相关案例),每当饮用者吹开后小吮几口,它们都会迅速聚拢,打断饮酒,再度吹开方可继续刚才的动作。但毕竟只是起到简单的预防效果,购买前要求去除,后续大口畅饮却毫无损伤的也大有人在。

  ……

  餐后甜点:

  灵质布丁

  远在第九层世界的梦魇、幽魂和亡灵大举入侵以前,游荡在维尔德兰的灵体生物就曾被拥有瞳术者所观测。当灵质魔法被成功发现和推广,银须族对世界构成的认知也更进了一步。他们了解到灵素也只是诸多平平无奇的元素之一,少数成员也获取了对其触碰、操纵再塑形为灵体物质的能力,那么必然有对应的产品出现在美食行业当中。不同的排列形式造就了不同质感与口味的灵质食品,用染色魔法使其显形后也会呈现出相异的色泽,其中的冰淇淋和布丁最广受欢迎。

  每每谈及维尔德兰最负盛名的美味之一,都不得不提产自附属空间的灵质布丁,据说用于合成它们的特异灵素取自部分UMA(未确认生物)的分泌物,一些本身就是灵体的UMA也成为了食材的一部分。但这样的传言缺乏依据,也没有人会因为它而失去大口品尝灵质布丁的食欲。

  辐射糖

  辐射糖类似冰/烟/酒/槟榔等可成瘾产品,辐射量越大则效果越劲,成瘾性取决于食用者敏感度,是否合法取决于剂量和种类。它们通常被制作成口香糖的形态,分为可吞咽型和不可吞咽型,味道易调,粘度可变,能碾为粉末或做成果冻状糕点,也可制为小颗粒伪装成白砂糖或混入食盐。

  剂量够大的辐射糖足以导致成年银须族体型的个体(女性平均身高在1.5奥米/2.1米以上,男性大概高出十公分左右,且无论男女出生时唇边都带有一撮与头发颜色相同的纤毛,大部分成员会选择剔除)一步迈向疯癫,危害小的那一类则危害不如香烟。越是高超的技艺所制造的辐射糖便能在同等剂量下带来越是强烈的快感,一部分军用辐射糖甚至可以大幅强化体质,量产具有钢铁之躯的超级战士,但同样有生成出失控异形的悲惨案例。

  星糕

  星糕的原始形态如同雪白色的山丘,在极地的星光下闪闪发亮。它们形状多变,体积庞大,在冰层上方肆意生长,极少数成员被保存到室温环境后会进化出糕点的质感,软糯且入口即化。当品尝者将其放入口腔或其它进食器官之时,它们会根据味蕾和口腔细胞(或别的什么东西)读取信息,化为最贴合其口感喜好/最符合味觉神经“审美”的美味佳肴,带来最极致的享受。

  经过魔力再加工后的星糕甚至能为进食者增加味蕾数量和新的味觉感官,比辐射糖的效果更为惊人。进食结束后这些新增的感官便会自动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那般。星糕的本质是具有自适应魔法的微生物集群,被吞下后会组合成适配进食者体质的营养物质并被其吸收,作为魔力的养分与主体共存。

  特别加工过的星糕被誉为“美食皇冠上的明珠”、魔法厨艺的最高成就。只要注入程度匹配的魔力,没有哪一种味道不能被模拟,没有哪一种营养不能被重现,没有哪一种本不存在的感官无法被生成和扩展(过于荒诞的那一类除外,比如脱离时空限制的全域感知,这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魔力所能抵达的程度),于是也作为这一领域的终点被捧上了其它食物无法抵达的高度。

  ……

  美食节:

  在每年13月的第1周,维尔德兰各国统一的美食节上,所有银须族人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学业,一齐参加享用美食美酒、浓茶特饮的狂欢会(没兴趣的除外,可以选择其它休闲方式,总之不用加班补课也无需调休,促进消费的打折活动总会有人参加)。

  一部分天空会被用于放映厨艺比赛、美食鉴赏和大胃王决斗的直播和回放,站在倒挂于苍穹的城市中望不见这个视角的天幕投影,因此也对那里的居民毫无影响(他们所在的高度同样不能像地面生物那样看到那来自外部的——本星球真正的地表世界——日月星辰的影像)。

  但是对于与银须族一同生活在天穹之下的部分生物而言,平日里一向宁静美丽的苍穹被替换成吃播的投屏实在太过折磨,于是蔑称其为“阴虚族”(这个词语在他们的语境中意为粗鲁未开化的野人)。只不过银须族大多不避讳物种间的歧视与挑衅,自己也时常侮辱其他群体。若有不服,来战便是,被胖揍一顿或大获全胜皆为常态。

  美食周的周末便是狂欢的收尾,有的人需要打扫自己胡吃海喝后留下的烂摊子,有不幸者需要支付巨额赌债或赔款,也有幸运儿望着丰厚的报酬提前期待起明年的节日,最后在烟花的余晖下迎来又一轮午夜。年复一年,就这样延续到了万变纪元的终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