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情绪?周日晴朗的午后,窗外是满眼的韶光,而你的身体就像板上钉钉一样无法动弹,躺在床上刷手机放空。你的内心是不安的,你牵挂着好多事情,但是你就想躺着迷茫着。我称这种情绪为“周日焦虑症”。我经常会在周日无所事事的午后,被这种烦躁不安的情绪折磨,因为心中的那点火花而激动,又因为自己的懒惰拖延而挫败。治愈“周日焦虑症”最好的方法就是专注一件事,找一件你一直想做的事情,然后坚持下去。当你开始在乎一件事,你就会开始在乎一切事。
而我治愈“周日焦虑症”的方法就是阅读。你怎么过周末,就怎么过一生。周末,当我感到迷茫时,就从床上弹跳起来,坐在书桌上翻阅几页书,我的内心就会得到安宁。有句话说,能改变一个人的容颜的,一是时间,二是阅读。阅读是通过改变你的内心,从而改变你的容貌。当我们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首先要树立主动阅读的意识,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其次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读过很多书仍然过不好一生,主要是方法有问题。最后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成长,改变人生轨迹。
今年开启每天阅读两小时百日行动后,虽然也每天坐在书桌上阅读,但是看书越多,困惑越多。倒不是纠结阅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阅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我困惑的地方在于,书籍世界,浩如烟海,我们应该读哪些书?怎样读书最高效呢?怎么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呢?怎样做好读书笔记?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看了一些关于如何阅读的文章,一些读书达人也推荐很多书单,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来一场有关阅读的主题阅读。7本书,教你打开阅读世界的大门。
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种上下求索,是一种思考斟酌。在工作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疑难杂症,这时我们就要带着问题和好奇去书中寻找答案。阅读对于我来说,就是跟前辈的深度交流,一如华山论剑,各抒己见,听取高人的指点。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的时候,不要急着从头到尾读下去,要先问问自己,到底要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带着问题去阅读更有效果。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阅读可以是一件很主动的事情,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而主动阅读的核心就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自己去回答。我们可以尝试提出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二是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三是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四是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带着这四个问题去阅读,就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阅读的时候不知所谓,读完之后一片空白,读过跟没读并无二样。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这本书里提到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相当于识字阶段的阅读,这个层次阅读问题是,这个句子说了什么。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在一定时间内快速掌握一本书大意的阅读,相当于跳读或略读,这个层次我们要问的是,这本书谈了什么。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全书的大纲,并懂得找出作者使用的关键词与他进行沟通。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针对一个主题,同时阅读好几本书,就不同作者之间的意见进行比对与辩证。主题阅读是一种最主动、最费事、受益最多的阅读方式,它是针对某个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推动的,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听听不同作者的说法。
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提到的树读法,这也是我极力推荐的一种阅读方法。树读法主要用于主题阅读,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这种方法很适合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很短时间内深入研究一个领域,让我们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具体做法是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然后列好提纲,先读最经典的那本,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提纲,然后再大量主题阅读,把其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到对应的条目下,迅速把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体系内容。这样读书就好比养一棵树,主要枝干有了,就用养分来浇灌它,让它茁壮成长。作者用这种方法写了好几本书,这也是写论文的很好方法。
拆书帮读书法,拆出一个新世界
解决了怎么读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呢?郝明义的《越读者》提出了四种阅读饮食:第一种主食阅读,也叫生存阅读,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第二种美食阅读,也叫思想阅读,为了思考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第三种蔬果阅读,即工具阅读,如现代汉语词典、百科全书这类。第四种甜食阅读,即休闲阅读,为了娱乐消遣而进行的阅读。我们饮食讲究营养均衡搭配,阅读也要荤素搭配,才能健康发展。而对于刚入门的我来说,应该多做一些生存阅读,多看一些致用类书籍。我们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房子,经世致用类的知识是地基与栋梁,文学与艺术就是房屋的外观和形式。我们只有先打好地基,才能构建坚固的人生大厦。
如何阅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呢?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认为读书的重要性在于联系自己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即拆为己用、学以致用。针对在阅读中碰到的没时间、看不懂、看不下去三大问题,他提出了RIA阅读法,即阅读片段、引导促进、拆为己用,帮助读者从一本30元的致用类图书,获得与三万元培训同等的价值。其中最实用的工具是拆书帮便笺读书法,即用3本不同颜色的便笺纸,来做3类笔记: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以后我怎样应用。拆书帮读书法还可以用来解决一些人生难题,把困扰自己的问题的实质表述出来,然后不断追问前因后果,进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
输出越多,人生越丰富
总体而言,阅读应该包括三个步骤:输入—内化—输出。阅读不是停留在我读过就好,而且还要经过消化吸收、输出思想、刻意练习三个加工步骤,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这时做好读书笔记显得非常重要,整理读书笔记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输出思想的第一步。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提出了“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即“摘抄+感想”组合方式的读书法,就像鱼肉和大葱一样,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评论自己对这段文字的感想,这就构成了一份很完整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用处非常大,既可以巩固和检验我们的阅读效果,又方便日后回顾和复习,也是写读书评论的宝贵资料库,我们随时可以拿来进行输出。
这次的主题阅读,冲击最大的观点是你不需要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精读一本书,这对于处女强迫症又追求完美的我来说很难接受。齐藤英治的《王者速读法》提到三十分钟读透一本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五分钟进行预览,第二阶段用五分钟浏览书中所有的图片,第三阶段用剩余的二十分钟使用跳读法阅读。他的观点是以王者的心态,把书当做仆人,只抓取自己想看的那部分就好。这对于一直习惯精读法阅读的人来说没法接受,总担心会错过精彩的内容。但是根据帕累托法则,我们只用读20%就能获得那本书80%的信息,这是最高效、最优化的阅读方法。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尝试跳读、速读、略读等方法,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内容上。
阅读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读书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纯享受阅读的趣味,第二阶段是为了获取新知、解决困惑,第三阶段是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成长、改变自己人生。二志成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书中提到改变人生的读书三步骤:第一是100天阅读33本书,培养读书习惯;第二是1年读100本业务相关图书,争当行业第一;第三是挑战1年读365本书,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自身,我的人生阅读规划是这样的:第一阶段完成每天阅读两小时100天计划,养成阅读的习惯;第二阶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阅读100本书,成为有一门特长的人;第三阶段利用速读技巧,挑战每天阅读一本书,一年阅读365本书。目标只有不断量化,才能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