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有人实施了某种不良行为,人们往往会说这是无知导致的。旁人也往往会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以让所谓的“坏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及对他人的伤害。这种说服教育的背后实质上已经隐含“坏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不正确”的假设。
然而,“坏人”只要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场域中,必然受到社会普遍接受的习俗、道德观念以及各方教育的影响,如果仅仅把“坏人”做坏事归结为无知,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符合事实的。但说“坏事”是出于某种对自己和他人以及道德原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无知也有合理性,因为可以说他没有明白真正对自己有益的做法。这个矛盾似乎意味着,好的行为可能与人的情感、欲望和思考能力都有关。由此值得进一步追问:“坏人”到底有没有知识?如果有是在何种意义上有?如果没有,在何种意义上没有?“坏人”是否明知故犯?如果是,这种行为又是如何产生的?“坏人”在知识转变为行动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推理过程?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知识而是正确地行动。因此仅仅对坏人的心灵进行知识堆积并无实际效果。因为“做坏事”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内在选择与外化行动之间的断裂。知识只是为行为选择提供理由。知识要现实化为行动,还必须把知识品格化以达到自我的同一性,最后还要德性化,从而达到与情感相融合以驱动其选择正确的行动。因此可以说,“坏人”知道善并不足以使他实践善,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无知,而是因为他们品格上有弱点。对于大部分“坏人”来说,他们在认知上可能没有问题,但在知道应该做什么时却并不照此行事,这是明知故犯、知善不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该如何行动”经历了三个推理过程,可称之为实践三段论。实践三段论包括:普遍前提(即大前提)、具体前提(即小前提)和结论。
用来分析“坏人做坏事”,三段论可以表述为:
普遍前提:任何人做坏事都是不对的
具体前提:我正在做坏事
结论:我的行为是不对的
明知故犯:
欲望的膨胀会导致大前提不起作用,同时使小前提被克服而失去原有的意义,“坏人”最终选择了与自己当下情感和欲望相一致的道德信念,从而做出了错误行为。
其实践三段论变为:
普遍前提:做坏事会给人带来快感
具体前提:我正在做坏事
结论:我做坏事会给我带来快感
知善不为:
“坏人”可能具有普遍前提的知识,但是他可能不知道或知道却没意识到“我在做坏事“。普遍前提是一种思虑的结果,而小前提来自于感知。
“坏人”在强烈情感和欲望出现时阻断了意识到“我正在做坏事”,从而使本来充分认识到的一般事实成为一种失效的知识。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小前提知识,也就无法把大前提运用到小前提上,最终导致了两个前提之间出现断裂。
综上,“坏人”对自己不正确行为的认知往往处于一种“知又无知”的状态,并不能否认坏人具有社会普遍宣扬的道德原则知识,然而持有知识与使用知识并不是一回事。“坏人”在做“坏事”时,可能未成功提取这种认知。因此他们是表面上知,实质上无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