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鳌地区,土地肥沃,加上养殖多年,残料粪便常年累积,池塘底部肥度很好,很容易出现浓绿水。走访很多养殖户朋友,发现早期水浓绿,pH值容易高(碱中毒,鳃肿,虾不易脱壳,慢大),中后期水浓了后,底质就容易变差,虾也容易出状况,一旦倒藻,虾容易发病。今天我就水浓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见解。所谓的藻相1. 是藻的数量,主要反映指标为透明度.2.是藻的种类以及比例,主要反映指标为水色,藻进行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碳源,以氨氮和硝酸盐为氮源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同时释放氧气,所以光合作用的强弱直接营养藻类的生长和净化水质的效率。(光合作用消耗了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令水体ph上升)。当藻类太多,透明度太低时,由于透光深度浅,光合作用的深度就变浅,产氧量(饱和层浅了)和净化效率会降低,尽管有增氧机的搅拌,但作用有限。由于底层的藻类白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意味着没有合成足够的有机物供给自己生长,晚上依靠自身剩余的有机物维持能量代谢,持续下去容易死亡。加上藻类在没光照情况下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溶氧,分解自身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晚上ph下降)。其实从藻类的新陈代谢来看,每天都会有藻类繁殖、生长、老化、死亡。如果水中藻类越多,死亡的数量也会增多。白天早晨,我们常常看到池塘水会混浊。其实有一部分藻类死亡了。死亡的藻类会沉底,被细菌发酵,消耗大量溶氧。这是水浓的时候底质容易差的原因之一。如果此时遇上阴雨天气就极容易发生倒藻。另一方面从藻类的生长曲线来看,藻类的数量增加意味消耗水中的氮磷的量也会增大,当消耗量大于池塘的生产量时,藻类就会出现“粮荒”,也会发生倒藻。
所以水浓的直接后果:1.晚上容易缺氧.2. 底质差3. 容易发生倒藻造成严重底质水质污染.4.如果藻种类中,有毒藻类占一定数量的话,动物吃了会中毒。容易出现肝炎、肠炎和免疫力下降爆发病等严重后果。
所以保持一定的透明度,避免水体过浓是保证底质和水质的重要环节。
解决方案:1.放苗开始第三天,用“优酵多肽”配合开口料按1:1投喂,可以稳水、靓水、有效避免水浓 ,帮助对虾肠道发育。2.随着饲料的投入,水会越来越浓。那么前期投入一定的枯草芽孢(调水宝或微立净360)竞争藻类的氮磷,抑制藻类生长,减慢水浓速度,用光合菌(光合菌素)提高水体透明度。
3.混养一些白鲢鱼。白鲢鱼以藻类为主食,能在一定程度控制藻类数量。
4.还可以结合使用腐殖酸钠(解定宁
)遮光的方法抑制光合作用,减慢藻类繁殖。
5 .以下方法非有经验者慎用。有毒藻类太多引发偷死,可以使用一些非常规方法。例如: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使用,大量吸收水中氮磷,引发倒藻(注意溶氧)。还可以用硫酸铜1斤1亩杀藻,之后换水,解毒。虽然危险,但有人试过成功控制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