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很难过的事情!每天做着一样的事情,却会发生不同的事情。
我今晚要回老家接小宝儿,便提前几分钟去到托辅接儿子,没想到的是,儿子是哭着出来的,哭的特别特别伤心,一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上托辅了,我要回家!”神情恍惚,说话也不利索了,旁边接孩子的家长都投过好奇的眼光。我很庆幸提前五分钟到了托辅,我使劲搂着儿子,尽量让他有安全感,下来的辅导老师说:“他同学昨天给了他一块橡皮,今天又要回去了,所以哭了。”“我要回家,我不在XX这里,我要走,我要走。”儿子一边嚎嚎大哭一边拉我衣服走,往我身后躲,举动反常,“他因为一块橡皮就这种表现?这绝对不可能!”我斩钉截铁的对辅导老师说。我扶着儿子蹲了下来:“王子,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了?”孩子哭的很厉害,一遍咳嗽一遍要吐的样子,嘴好像不大听使唤,说话也清晰,带着一股傻愣愣的感觉“走,走,快走,我不要在这里,我害怕,快走,走,妈妈。”儿子哭的我的心绞碎了,“王子不怕,妈妈在这里,我永远在你身边,不怕,不怕。告诉妈妈,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们一起解决。”不管我怎么说,儿子就是要回家,回家再告诉我,我把他领到旁边没人的地方去,他告诉我:同学昨天给了他一块橡皮,今天又要回去了,她说话不算数,老师也让他把橡皮给同学的,“老师说她给你本数学书,你还真要?让我哭吧,老师说我,很吓人,我就害怕,明明是她说话不算数的。”儿子断断续续的哭着重复着这个事情,我给托辅的负责老师打了个电话,托辅老师给我解释这个事情,“就是因为一块橡皮的事情……”说了一些解释的话“X老师,王子他是一个跟同学闹别扭后,就变成这种状态的一个孩子吗?绝对不可能!我明天会来看监控。”儿子撕心裂肺的催促着我赶紧走,不在这里,儿子现在这种状态不适合在这久待。这时,儿子说的那个辅导老师正好出来了,我想如果这个心结不解开,恐怕会对他有影响太大,故此,我叫住了那位老师:“X老师,今晚这件事你对王子说了什么?王子说你对他的态度让他很害怕。”看的出辅导老师有点懵,“我没说什么,我在他后面批作业,就说他给你本数学书你也要吗?”我问道:“你是这种语气跟他说的吗?是吼的吧?”辅导老师说:“我声音可能大了一些,如果我是这样和孩子说话,他们谁能听?我一直都这样呀。”我也忘记和辅导老师具体讲什么了,反正听了以后心里凉的透透的,但是都是平和的语气,没和辅导老师吵,会对儿子心理有影响,“王子,爸爸妈妈和老师都爱你,X老师以前也带过你,现在也带着,其实是想教你的。”儿子一直在催促我走,“好,我们走,和老师说再见。”我说道。“老师再见!”儿子说道。快速拉着我离去。和儿子回老家的路上,我告诉儿子“我明天会去找X老师谈谈,这事儿没结束。”我告诉他,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永远在他身边!
晚上静下心来思虑这事儿,真不是一块橡皮的事儿,我和老公教导王子,经常说的就是“说话要算数,做诚实守信的人”!男子汉大丈夫更是说出来了就得去做,要么就别说。他也经常用这个话来怼我们,很好的纠正我们大家的行为。可是老师们的做法让他觉得不对,他说的是信用问题,而老师则盯在了橡皮原来是谁的,他们的焦点不一样。小孩子很在意的事情大人不在意,觉得无所谓,王子觉得委屈“明明是我对了,你们凭什么都说我,我没错!”都说少数服从多数,可是还有一句话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然说这个的可能有点大,但大体上我就是表达这个意思。当然了,和同学是没有关系的,根本在于:老师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上。“老师看的点不对,想让孩子的价值观正确,,,,难!”这距离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王子也可能会占了一点“学习廖廖,调皮不掉”的光吧,很多人心中对上学的孩子,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潜意识存在的分法便是学习的好坏!如果王子是一个学习优秀的佼佼者,或许不会收到这样的态度,也或许是我想多了,可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有几个不多想的!从监控看出,王子面前一位辅导老师,身后一位辅导老师,他们俩夹在中间,辅导老师就看着这俩孩子发生这样的争执,然后还让他“哭吧!”说点什么呢?用大人的思维去想他们,显然是不对的。知道老师看这么多孩子不容易,也体谅,可是往深里说:我们的工作不都如此吗?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早起晚睡,只是工作不一样而已,有谁是容易的呢?
专家说八岁之前是孩子思维力形成的关键期,是性格和意志形成时期。种什么,得什么,慎之!慎之!
二三班王麒麟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