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体工整诗美观
律绝平仄意韵圆
今人现代诗白话
朦胧口水怒争端
(二)
谁见李杜诗千篇
平字白话妇孺解
需知古诗传今日
语言平白咏千年
(三)
厚今薄古失根源
固步自封难向前
吾辈当需合古今
体裁只为传意言
(四)
抱朴守拙难继承
开放包容再创新
古体逢春花不败
融合古今妙笔生
后记:自周《诗经》之《风》,至盛唐圣、仙之诗,多鉴民风山歌,升华雅颂。——山人窃以为,当时之诗作,对古人而言,基本可谓是那年头的“口语大白话”!
管窥当今诗坛,山人羞闻古体诗、现代诗、白话诗、口水诗、分行体等等之群争(包括在现代媒体或直接在文学微信群明火执仗!其火药味十足令“文人相轻”陋习——“图穷匕首见”也!?
人释之,一字“利”……二字“山头”……三字“拉山头”……四字“山头主义”??……
一言难盡——以“当今股市”喻之,何如??……
赘言两句,本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发表诗作,均为现代诗,此后至今90%诗作仍是现代诗。山人创作践行原则:体裁为作品之容器也。若喻诗歌作品内容为插花,古体亦或现代诗体只是“花瓶”而已……鲜花插在适合的花瓶上,相得益彰!鲜花插在牛粪上,仍然是鲜花嘛……
2019年6月22日下午独步古蜀国广都府新川科技园建筑工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