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这个词经常听见以及看见,唯独没有实实在在地做过。通过这几天的大本营生活,我深刻感受到,复盘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更是一个沉淀后的思考和內省。
那一晚在大本营和伙伴们分享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莫名的紧张,心脏几乎快要跳出来,身体也一直抖个不停,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似乎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了……
后来我明白了,我在复盘我的前半生,某些记忆、某些经历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痛,然而,也因着某些选择让我越来越坚定,敢去做那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如果真的可以,你愿意和过去告别吗?如果真的可以重头来过,今天的你,愿意选择什么?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做了一个所有人都不理解的选择,一夜之间,在我原来的那个圈子,我成为了一个争议的存在,而我的初衷只是想让自己好一些,不想人到中年把自己给弄丢了,也不喜欢死气沉沉的自己。
做自己,说来简单,做起来真难。很多人会看不起你,明里暗里嘲讽着你的“落魄”,觉得你肯定是惨到极致,混不下去了;也有人会看不懂你,觉得你脑子大概坏掉了,一天到晚不知道在瞎折腾什么;或许,更多的人是看不见你了,因为你被他们拉黑了!
我曾一度害怕被听见、被看见,害怕不知不觉中被一个眼神、一句轻哼所伤害到,那个时候,我只想把自己给藏起来!
我披着“坚强”的盔甲,发着狠心各种学学学,鲜鸡汤毒鸡汤轮番补补补,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懂了,我只是我,与他人无关!有人懂你是幸运,没人懂你才是常态,但至少,自己可以先懂自己。
单纯地做好自己,不期待他人的认同,也不评判他人的评判,只是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过的有长进,不再心虚。
于是,我给自己报了弘丹老师写作成长营的年度会员,我想把自己再往上提一提,让自己变的更自信些,也更厉害些。
手机里各种大小群不下几十个,作为常年资生潜水爱好者,我向来习惯“消息免打扰”,从不主动露面。然而,在这里,我的参与度和高涨的热情,虽然没法和优秀达人们相比,但对我来说,绝对已是破天荒第一回。
10多天的大本营生活,刷新了我原来对运营肤浅和片面的理解,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正如《运营之光》中所阐述的,做运营,其实是在创造一个小世界,令人在其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感受。也正因为有“三月”这样出色的运营官以及这么多优秀而努力的运营达人们,我们这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可以在这个平台相遇,并且不可思议地极快速地破冰、整合、融入,彼此之间,除了共同的成长,更收获了满满的情谊。
在充分竞争的互联网领域,运营是决胜的关键。而运营也确实是有光的,我们需要相信某些特定的价值理念,才能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然后再以此为杠杆,去撬动更多大事的发生,并使其产生真正的价值。
三点感悟如下:
第一,先舍后得。
想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先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比如,我得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仔细阅读认真打卡,完成作业。又比如,我得舍弃自己的“免打扰模式”,只有先参与,才会有收获。
第二,先利他再利己。
只有当我们先专注于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产生更高更牢靠的粘性度时,我们自己所能够获得的回报,才会是超乎我们所求所想的。当我们先考虑到他人的利益,而不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时,利他即是利己。
第三,先完成再完美。
高强度的输入才能带出高强度的输出。刚开营的几天,一下子这么多的作业,还是完全陌生的一个领域,说不焦虑不抓狂,那是假的。好在专业的运营官一直和煦地鼓励着我们,先完成再完美,先去做才会变得更厉害。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有些事情,坦然面对就好,承认自己确实没有兴趣。然而有些事情,如果真的有兴趣,并且很渴望,就值得拿出所有压箱底的正念和热情,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说实话,这几天特别的累,但也特别的喜悦和满足,我喜欢这样努力的自己。
2020年,在弘丹成长学院,我们能够齐心协力,共创出什么样的喜悦有趣、丰盛和美好?我会全心全意的期待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