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关注朋友圈,应该已经发现,生命科学领域的直播在今天早已屡见不鲜。
2019 年的数据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放在线上内容上,直播用户已经超过 5 亿人,而 2020 年初的封闭时段更是将直播需求推向顶峰,身边的同行也摩拳擦掌地打开了摄像头。
那么当老板提出要做一场直播时,市场部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们执行了 300+ 场直播后总结的一套基础方法论,欢迎参考。
制定活动目标:
希望通过直播传达什么内容?
吸引哪一个属性的观众?
希望达成多少观众观看?
这三个问题是引导后续工作的核心。当后续(尤其是内容筹备阶段)遇到困境时,回顾这三个目标,可以快速找到正确的方向。
确定内容主题:
相关性:符合企业/产品定位
价值感:为目标人群产生的价值感
话题性:当下热点,或有长期舆论基础的话题
内容主题是一场直播的灵魂。我们常用方法是「找用户要」「找热点要」「找历史数据要」「找竞品要」,并通过以上关键点做筛选。
明确时间及工作流程:
设定重要时间节点,节点之间填充具体的工作。
一场 1~2 小时的直播,前期有大量的沟通工作:讲师邀约、内容协商审核、平台筛选、直播测试等,设立基础时间框架,将有助于确保项目的正常推动。
讲师邀约及内容协商:
生命科学行业直播的「名人效应」并不明显,直播效果核心依然是内容。可从以下维度选择讲师:
契合度:讲师是否足够了解选题,了解行业,了解产品
直播素质:讲师是否具备优秀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直播应变能力,以保障直播效果
配合度:讲师能否按时交付课件,及时响应沟通,坦诚接受内容建议
渠道宣传:
选择合适的渠道,能弥补基础流量缺失的短板。
在为选题搜集素材时,所有涉及的渠道都可以利用:资讯媒体、调研平台、分析工具····都可以成为宣传阵地。
直播测试:
工具使用:是否熟悉直播工具的使用,直播软件为正确版本
直播环境:检查网速(推荐使用有线网络,平均上行速度>4 Mbps)、影音设备(摄像头、耳麦、话筒等)······
讲师紧急联系人:用于在联系不到讲师时,或直播期间讲师端故障的紧急协助
直播测试
直播开始前 0.5~1 小时内,需要做的最后确认:
直播间的互动
「房管」需要维护直播间内环境,并及时在交流区发布相关信息:
发布直播主题及进度
收集整理交流区观众的疑问
解答交流区观众提出的直播相关问题
及时删除不文明发言
会后回看设置
通常,现场视频可设置回看。主办方可以通过录屏,或使用直播软件自带的录制功能,按需剪辑后上传,并告知观众可观看回放视频。
数据效果整理及问题记录
通过复盘的总结经验、流程优化,可从以下维度开展:
推广数据:了解推广渠道的效果,以及用户报名情况;
直播数据:如:观看人数/人次、最大并发、评论人数/人次、平均观看时长等,用于评估内容效果;
问题记录:对整个执行过程的问题进行记录,如软件问题,网络设置,环节设置等,思考解决方案,为下一期储备经验。
方法都为你整理好了
长按图片,点击保存
▼
————案例————
以丁香通「PCR 技术线上研讨会—从入门到进阶」为例。
这是继「新冠病毒」「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之后,丁香通联合协会及企业共同策划的第五期主题研讨会。
首先,我们通过用户意向调研、关键字统计、关注度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生物医学基础实验、常用仪器操作与维护、课题设计、论文投稿等通用型需求选题有着广泛的诉求。
因此我们选择了基础实验与当下热点的结合课题:PCR 技术,并对课题内容做了细化,并根据讲师的擅长领域做了相应匹配。
在渠道选择上,我们选择了参与用户调研的丁香通活动社群、参与内容统计的「生物学霸」「丁香学术」公众号, 再结合丁香园网页入口,确保精准用户接收到活动信息,并进行报名。
此次研讨会共收获了 2000+ 人报名,12000+ 次学习,近 2000 人次的直播互动,相较过往同类型的线上活动,整体数据提升了近 2 倍。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们在 2020 年上半年执行了 300 多场直播后的经验总结,希望为想做直播、已经做直播的客户带来一些帮助。直播将成为企业宣传推广的有力工具,也是未来线上宣传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