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好笑的事只会哈哈哈, 年轻人频繁使用网络用语,语言越来越贫乏】
中青报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
1. 基本不会说诗句(61.9%)
2. 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
看到中青报这个调查结果,不禁陷入沉思,不知你是否也中招了呢?反正我是,微博转发清一色的哈哈哈,朋友圈内容也是时下网络语,竟没有多少自己写的话。
其实细细想来,也难怪如此,就在报名简书日更挑战以前,已经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写过一段文字了。人到三十,百无聊赖,每天都在忙,却不知道在忙什么,时间就在这不经意间溜走了。
人生没有动力,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想当年追星的时候,动不动就像打了鸡血,好歹还怼过水军,码过剧评,认真思考过事情呢。自脱粉以后,笔不动了,脑子也不动了,每天看着各种新闻,只默默转发,遇见无聊的就呵呵,遇到好笑的就哈哈哈。哈着哈着,发现话也不会说了,文字也不会写了。
说到文字艺术,不妨看看古人。夸人时,可以说玉树临风,可以说温润如玉;觉得好笑时,可以说乐不可支,可以说令人喷饭。你说“睡你麻痹起来嗨”时,古人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古人留下了那么多好听的词语,我们偏偏忘得一干二净。夸人就是“好帅”,好笑只会“哈哈”,偶尔觉得无趣,想说些有深度的句子,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这到底是谁的悲哀?
BY 一个哈哈党的无奈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