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试译:
徐爱问,大学里面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教授理解为事事物物都有定理,这个和先生的教诲不一样啊!先生说,在外在事物中求得至善,是找错方向了。至善是人心的本体,一个人明明德到极致就得到了,虽然外在事物中也有至善之理,但若一味外求格物致知是得不到至善之理的。
朱教授在《四书集注》里面注释的这一句是不错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句话和我的意思我是一样的。
徐爱问,如果只向内心求得至善之理,那对于其他事物的事理怎么能够理解掌握呢?
先生说,心就是理,天下没心外的事情,没有心外的道理
解读:
阳明先生和徐爱继续在讨论叫兽《四书集注》中对大学的解读部分。
朱熹的观点是,修大学问的人要从格物做起,要不断的去格物致知,找到事物的定理,然后慢慢你就通达了。
阳明先生的观点是,不要去外在寻求事物的至善之理,至善之理是心的本体,向内求才是正确的道路。
不同点:朱熹也将修己,但是朱熹仅仅把尽天理,去人欲的修行作为格物致知的一种,而阳明先生却认为这是究竟之路,唯一正确的道路。
阳明先生心即是理这四个字让很多后来人误解是主观唯心主义,以至于长期被埋没。我的理解是:在真正得道的人眼里,天地万物是一样,所以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的眼中万物是一样,人和草扎的狗并无区别。这是所谓心之本体的至善之道。这个道存在的万事万物中,也存在在人心中,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同样也是人心的本体。朱熹说要格物致知,阳明先生年轻的时候努力践行朱熹的学说,七天七夜格竹子,最后大病一场。虽然阳明先生的格法有点问题,但也暴露了朱熹学说的缺点——万物之理岂是随便就能够格物致知的?最后阳明先生做了一个改进,既然万事万物至善之理是一样的,为什么不选择从一个方向突破呢?从哪里突破?最好的突破口就是自己。人心的本体就是万物的本体,人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于自己的变化最为了解,从人入手不是最应当、最正确的道路吗?
——以上内容纯为我个人YY,阳明先生不一定是这样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