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在书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小时候的哈桑对阿米尔说的;一次是萍水相逢的司机对阿米尔说的;一次是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说的。每看到一次,就在心中撞击一次,回荡一次。感动,久久不息……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步小说,2003年出版后就连续两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他以家庭父子之间的故事为主线,以苏联入侵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崛起等为背景,展示了一个风雨飘摇的阿富汗社会及苦难中的阿富汗人民。仍然记得,第一次我知道这个名字,是在偶然看的电影中,那部电影就是《追风筝的人》。多年以后,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的感动。就在前几天,也是偶然的换书活动,在一堆崭新的小说中,一眼看到它,于是毫不犹豫地带回家阅读。
阿米尔是富家少爷,仆人的儿子哈桑是他从小的玩伴。他俩都是出生后就没了妈妈,喝同一个女人的奶长大。阿米尔第一声叫出的是爸爸,而哈桑第一声叫出的是阿米尔。阿米尔生性懦弱,却一直想得到爸爸的认可;被人欺负时,哈桑总是挡在他的前面。后来风筝大赛后发生的一件事,成了阿米尔心中永远的羞愧和内疚。哈桑和他爸爸也离开了阿米尔家里。
后来苏联入侵,阿米尔和爸爸逃到了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二十多年后,阿米尔接到了父亲的好朋友拉辛汗的电话——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而再次回到故土。这次,他得知了一个被埋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于是,他决定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把他带到安全的地方……
对阿米尔来说,这是一条充满危险但必须去走的救赎之路。就像很多年前在阿富汗流行的“追风筝大赛”那样,他必须追到最后那只风筝。
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动容,充满画面感;人性的善良,复杂和邪恶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让人不由自主地陷进情节,最后,你会怀疑这究竟是虚构的小说,还是作者的真实经历?
“我梦到的事情多数是美好的,为此得感谢安拉。我梦到拉辛汗老爷身体好起来了。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好人,还是一个重要的人。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我梦到有朝一日,你会回到喀布尔,重访我们这片儿时的土地。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朋友在等着你。”
“我知道到头来,真主会宽恕。他会宽恕你父亲,宽恕我,还有你。我希望你也一样。如果你可以的话,宽恕你父亲。如果你愿意的话,宽恕我。但,最重要的是,宽恕你自己。”
为你,千千万万遍。如果你这样对Ta说,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如果Ta这样对你说,那么,你是一个幸运的人,请你一定善待并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