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吃饭了,快点!”
“我来洗澡了,快点!”
“赶紧吃好饭,去上学,快点!”
“你书桌这么乱,快收拾一下!”
“你下去玩,麻烦你把垃圾袋下去!”
可是孩子们却永远是龟速地在配合,甚至无动于衷,很多时候让我好不抓狂。
今天又因为喊孩子吃饭,孩子磨磨蹭蹭看漫画书,于是大吵一架。九岁男孩的脾气又臭又硬, 急得我最后向他告饶:“得了,从今以后,我管叫你郑小爷,我听你的。”
他却脸色阴转晴,说:“行,这个可以有!”
下午玩了乐高,一直在抱怨,说好无聊,好不容易写了100篇日记才得到的平衡单车又把腿摔破了玩不成,连游泳课都去不了,问我能不能追剧《楚乔传》。
我也拗不过他,也不想做一个什么都不行的强硬妈妈,在看之前和他做了约定,可以看两集。他耶了一声喜出望外。我看势头正好,提一个小小要求,看完一集后,就是要给家里里面的花花草草浇浇水。
他欣然接受。
看完电视,很自觉去给植物浇水。
他帮一盆盆绿植浇水摘黄叶。嚷嚷着说好累好累,完了却心情愉快地说:“原来给植物们浇水感觉还不错嘛。只是干这活是你在惩罚我。”
我嘿嘿一笑说:“对啊,世界上任何的事情都是要交换的哦。”
晚上玩好乐高,我在帮他整理房间,换窗帘被套。他和弟弟玩了一会儿,吵了一架,也跑去整理书房。我的房间还没整理好的时候,他在那边大喊:“妈妈妈妈快点过来,来欣赏我的作品!”
原来,他理出一大袋垃圾,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了,杂乱不堪的桌面很是整洁。我顺着梯子开始夸他:“哇哦,真的好干净呀,这种感觉看上去这么整齐,连妈妈都瞬间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了。来来来,你也来看看妈妈把你整理的新房间。”
他看到深色地窗帘换成了浅蓝色的,而床铺上也换上了清爽的有童趣的被套,他很开心地说:“妈妈太好了,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我要在我的房间搭我的城堡!”
一旁刚吵完架的弟弟也加入讨论说:“妈妈我今天要跟哥哥睡,我要尝试一下跟哥哥睡的感觉,看我怕不怕,然后你帮我们买海盗船上下铺。”
哥哥心满意足,笑着说:“是真的吗?弟弟,太好了,这才是好兄弟。”
弟弟也加入整理的行列,把他所有的玩具摆放地整整齐齐。然后自己去洗了澡说怕哥哥嫌他臭。
我循循善诱:“两位小朋友今天的整理让我们家变得很有感觉很有爱,要不我们就把今天定一个专属你们的节日吧?”
“好呀好呀”两兄弟拍手叫好。大哥一合计说:“得了得了就叫【意.舟爱家日】吧,用我和弟弟的名字命名。”
我问:“那你们觉得以后的每个周一都是爱家日?还是每个月的3号都是爱家日呢?”
儿子他大手一挥:“妈妈那还是每个月的3号13号23号都是我们的爱家日吧,我们全家人一起整理我们的爱家。”
哈哈,正中下怀。
想起前几天还问我问儿子,“我们家这个阳台,这么多绿植,你喜欢吧。”
儿子自顾自地玩他的手机游戏,“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种的。”
是啊,人只有对自己投入精力的人或事才会更关心,这是我们人类心理共同的特点,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栽花效应”。
学习了这个知识点后,我学会引导儿子,因为只要儿子曾经对这个家伸出过劳动的小手,家就成了他投入精力的一朵小花。
因为与我有关,所以爱。
因为我有付出,所以爱。
因为劳动果实,更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