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印象
对薄荷的印象,五六年前的时候,一直是停留在 薄荷糖/口香糖 这种认知。最近喝了杯薄荷绿茶,突然一下打开了脑子对薄荷的无限探索。最近开始寄情山水,心系一亩田地,中华民族优良的对味道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以及农耕情怀(指在办公室种薄荷这件事 ),促成了这篇对味道的回忆。
办公室水培薄荷
薄荷和云南
大一的暑假去了云南。云南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各种菜都喜欢加点薄荷。第一次吃是在昭通吃当地很出名的猪脚煲,当时第一感觉是,没有薄荷,这个猪脚煲还能再好吃点。接着后面一两周不断接受新鲜薄荷入菜对味觉的洗礼,从蘸汁到各式各样的汤里到各式各样的菜里到炒土豆片都加一把薄荷。薄荷在一些云南菜的地位类似于葱花的地位。初尝味道太浓郁,很不习惯,后来走的时候,已经到能接受新鲜薄荷入菜,觉得云南菜的味道有一味就是薄荷。
同样和薄荷味道一样浓郁的味道的鱼腥草入菜。不过最后走的时候,也没有接受。
薄荷和鸡尾酒
再后来对新鲜薄荷的认知就应该是各种鸡尾酒了。印象比较深的是 巴西的Capirina,一种甘蔗酒,青柠,糖,冰块,薄荷调出来的鸡尾酒,有点像Mojito,但我觉得比Mojito好喝。在里斯本喝的,那个时候十二月份冬天一个人跑去玩,冬天刮着大风我在青旅楼上酒吧里让吧台的人给我推荐一杯。
吧台小哥:你喝过Capirina么
我:没听过
吧台小哥:你竟然没听过,你一定要喝一杯。今天你喝Capirina,喝了你觉得好喝明天我再给你调一杯其他味道的。
喝一口下去没什么酒精味,更多的是薄荷味和青柠味。我边喝边和别人打电话,坐在楼顶的大椅子上,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西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喝了点酒渐入佳境聊了很多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意义/拷问内心的话题,然后觉得那天晚上特别的开心。
薄荷绿茶
第一回喝到薄荷绿茶,是和挪萧去一家比利时餐厅,Le Bistro。四月的布鲁塞尔已经要八点半天黑了,七点半过去的时候天还大亮,路边开满了早樱,或者也有一小点可能是 桃花,分不太清。吃了西梅兔肉,兔子肉炖的恰到好处,酱汁也调到很好,作为一个不怎么吃甜口的菜的人,却觉得西梅的甜味和兔肉一点都不违和。
在Le Bistro,两个人点了半瓶桃红,我已经很久没喝酒了,再小酌一下觉得整个人都很放松。叫了买单之后,久久也没有人过来,开始犯嘀咕。再来人的时候把桌上的蜡烛点亮了,端了两杯热茶,里头放了七八片新鲜的薄荷叶,茶包是立顿的柑橘味的绿茶茶包。热水泡鲜薄荷,薄荷的浓郁的味道反而淡了点,入口觉得风味刚刚好。喝过之后觉得消食/解酒了一些,走路上回家的时候决定在办公室的桌上种一盆薄荷专门泡绿茶喝。
饺子
我对饺子的热爱,仅次于火锅,而且这种热爱大概是在骨子里刻在基因里的热爱。
家里的汤饺
我的印象里第一次吃饺子应该是小学二年级或是三年级的时候,可能是年后的某一天,我妈上街买了饺子皮,我妈,我还有我哥一起搬个凳子包饺子。那个时候买的饺子皮,还得拿手指蘸半圈水,才能合住。我从我妈那里学的包饺子,但是我的饺子的褶子总是没我妈的好看。我爸偶尔参与包那么一两个饺子,然后我和我哥就会哈哈哈的笑。
笑我爸包的饺子像 “猪八戒”。其实那个饺子一点都不像猪,但是我们却坚持说像猪,其实更确切的应该说的是“猪八怪”。
然后我把就会熬一锅香菇猪肉汤,然后煮好的饺子捞到香菇猪肉汤里,没错,我们真的不蘸醋。然后我爸问我要几个的时候,我说二十五个。 然后我爸说 “眼大肚小”。 有时候肉汤里还会加干墨鱼熬汤。总之饺子在我心中的本味就应该是 汤底很浓厚的。那个时候都是我爸煮饺子,我妈从来没煮过。那个时候没啥感觉,现在一想我家一直这么和睦的关系大概就是我爸和我妈都很懂道理懂事吧,一个人做了什么家务,另一个人主动就会负责另一样家务,有时候其中一方没主动负责家务,另一方也不说什么的担下来。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很默契的都摊了家务,没有总是由女方承担所有的家务事。
从那年之后,我便经常吵着要吃饺子了。每回一锅煮,一锅蒸。吃了这么多馅,心目中馅最好吃的是荠菜馅的,也好多年也没有吃过韭黄猪肉馅的了。我家那个时候不知道蔬菜是要单独切碎,加盐出水然后再和肉馅在一起的,所以煮饺子的时候,总是有那么几个破皮的,肉馅也不搅,皮破馅散。
新综进门心悦盖浇饭隔壁家的饺子
到了北方上学之后,第一回吃综合楼的饺子,然后感叹一声,西安的饺子要比南方店里卖的饺子好吃一百倍,从饺子皮到饺子馅全方位的那种。南方有些小店的饺子特别抠门,肉总是给的很少,还有一次吃到过鸭肉馅的饺子。。。。不过一开始我还是很不习惯蘸醋吃,心心念念念着我爸的香菇猪肉汤饺。
大一吃饺子的固定位置是新综一楼心悦盖浇饭隔壁那家。老板好像是卖炒菜的,老板娘包饺子。知道可以选择吃汤饺之后,忍着心里那句“老板,给我来碗酸汤饺子,不放醋,光放酱油和香油”,在为了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的另类和自己的口味需求的博弈后。笑嘻嘻的说“老板,给我来碗酸汤饺子,少搁醋,多放酱油。”。我至少每周吃一次,一般都是在周一或者周四的晚上。每次都在纠结我该吃莲菜肉还是白菜肉饺子,最后我“老板,来碗饺子,莲菜一半,包菜肉一半,醋少搁点,辣子多搁点”,有一次我说“老板,来碗饺子,莲菜一半,韭菜四分之一,包菜四分之一。”
在我定点吃饺子的一年多里,我看着老板年一点点胖起来,胖的我在怀疑她到底怀孕还是胖?现在我仍然不知道她怀孕了还是胖了,有知情人解答?
海棠二楼
然后综合楼就倒闭了。从此就开始冬吃一家西吃一家的饺子状态,一直也没固定下来,爱吃的馅还是莲菜肉和包菜肉,欲罢不能,有时候换换口味吃韭菜肉。
在我那段时间吃过的饺子摊里,有个印象最深的是海棠二楼面向东边谁开谁倒闭的档口。那个档口从短暂的有过一家两个阿姨开的饺子,存在时间不超过两周。
基本没什么人,当时问有啥馅,阿姨说韭菜肉和xxx共两种馅。然后我说韭菜肉把,阿姨现场擀皮现场包。上来的时候味道简直惊艳,饺子皮特别有韧劲,还略带透明。
后来吃了两次之后,就再也没见到阿姨了,可能是阿姨一直坚持自己擀皮还是当场擀皮,还只有两种馅,效率有点低,倒闭之后我难过了很久。
丁香二楼饺子
大二下开始经常在图书馆自习,那个时候晚上经常跑去丁香吃饭。丁香二楼有一家卖裤袋面的,她家的面可以说还是西电排前三的裤袋面了。老板是一个挺漂亮的女生加两个拉面的年轻人,声音还挺好听,特别温柔。我老在那吃面,不过后来心血来潮点了她的饺子,吃完发现她家的酸汤调的特别好,我都不需要另外叮嘱老板"少搁醋多搁酱油了"。 一如既往,汤饺,每周一次以上,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是晚上。
来比利时之后我一直吃速冻水饺,最爱吃香菇青菜味的,可能里头鸡精多,香油多,吃起来特别好吃,自己煮饺子后,随心所欲了起来,一般我都加火锅料煮,也有时候是清汤,有时候还要配上蟹棒,牛筋丸,蔬菜,要撒很多的胡椒粉,辣椒面。但中超买回会速冻饺子老破皮。
饺子进化史
研一的时候尝试着自己包饺子,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擀皮饺子皮要转着擀,皮贼厚贼难吃,谁吃谁知道,都不好意思请舍友品尝,调的馅也特别难吃的那种,总之就是味道不对。然后饺子计划就这么搁浅了。
参加了几次饺子集会之后,亲自参与饺子的全过程从擀皮到调馅要加油盐十三香各种调料顺着一个方向搅到手疼,知道馅搅不是为了搅匀就好,而是为了上劲。饺子煮不是一直煮,而是中途要点水。就这么在几波北方同学的带领下,耳濡目染了怎么制作饺子。
觉得自己没学会也看会了的时候,胆大心细的我有了饺子1.0版本,调的牛肉胡萝卜香菇馅,后头还搁了点土豆,手抖加了各种粉的时候顺带加了点孜然粉,皮擀的厚,而且大,冻住了再煮不煮个十五分钟是熟不了的。那袋饺子基本上是搬着火锅底料这种重口味的调料哭着吃完的。(香菇和孜然搭配简直太黑暗)。
有一天想到超市卖的尖头包菜其实挺接近国内包菜的味道,一个激灵晚上开始撸起袖子和馅,这回就小心了许多,除了盐油和少许酱油,牛肉香菇丁包菜,啥都不干加了。皮擀的又薄又小。挑出来一大碗馅,一晚上和面擀面,学会了北方掐饺子技能,差不多两百个饺子就这么做好了。吃一口下去,满口都是包菜和香菇的食材本身的味道。饺子2.0。
饺子3.0是胡萝卜牛肉香菇馅的,饺子技能基本出师了,尽管皮还不能擀的每个都一样大小,擀的很圆。
饺子4.0是西葫芦牛肉和虾的馅,加了生粉和面,擀皮也撒生粉,很难擀,吃起来皮筋道了很多,蒸出来的皮是半透明的。
会吃的人不能叫吃货,会吃还会做,对食物永远有追求和热爱的才能叫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