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3.9“实事求是”第一人——刘德

第九章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 夏礼:夏朝之礼制。

 杞:即杞国,夏朝灭亡后,商朝国君为了安置夏王室成员,为他们在杞地建立杞国(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县是个小国,所以常受强邻压迫,被迫屡次迁徙,从现在的杞县搬到现在山东的新泰市(属泰安市),后来又搬到昌乐县(属潍坊市),最后搬迁至安丘县(属潍坊市)一带。杞国于战国初年亡于楚国。国祚延绵一千多年。《史记》虽有“陈杞世家”,但对杞国的描述仅有270多个字,而且还特别强调:“杞小微,其事不足述。”杞国虽小,但毕竟是夏王室之后,存有夏礼,所以孔子为考察夏礼而特地到访过杞国。《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

 足:象形字,原来是人体下肢的总称,后来特指“脚”,如“画蛇添足”,进而延伸为器物的脚,如“三足鼎立”。“足”假借为充实,完备、足够。如:“足以”,“充足”。后又由完备充足延伸为值得。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足”还有富裕的意思,如“富足”。重庆的大足县(由武则天赐名),其足就是富裕的意思。

 征:有目标的远行。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彳(chi)从正。会向某地出发之意,“正”兼表声。“征”的原义为有目标的远行,如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行军作战需要长途跋涉,所以延伸为征讨,征伐。如:“东征西讨”。“征”也用作“徴”的简化字,有征召之意,如《后汉书-张衡传》:“征拜郎中”。也引申为求取,索取,如“征稿”,“征税”。“征”还有“证据”的意思,如《左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信”一词即源于此。“征”还引申为迹象,征兆。如“征候”,“特征”等。

 殷礼:商朝之礼制,商朝国都有几次搬迁,最后定在殷地(今河南安阳市境内),所以商也叫殷商,也叫“殷”。

 宋:即宋国(前1114年—前286年),建于西周早期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在商丘。国君为子姓宋氏。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处死了武庚,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并封为公爵,特准许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

  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三恪”就是三个前朝王室子孙们所建立的国家,另外两个分别是陈国(舜之后),杞国(夏之后)。宋国晚期国力强盛,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18年,宋国“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取二城,灭滕(今山东滕州市)。”可见其国力之强,被后人称为“五千乘之劲宋”。宋襄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和吴国一样,如此强大的国家却是最早被灭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317年,宋国国君自称为王,公元前286年,齐国发兵灭宋。宋立国761年,共26世,32君。

 文献:文,典籍也。献,贤也,特指多闻而熟悉掌故的人。文献即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载体,包括图书,贤者等。史上首次出现“文献”一词即于此处。

    全文理解为: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上几句,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也能说上几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这一章讲的是孔子对“礼”的发展史的研究。孔子虽然熟知各朝的礼法,但由于不能通过杞、宋两国现存的典籍以及贤人验证,便对古礼秉持保留的态度,不敢妄言。孔子的这种治学态度,也为后世之人树立了实事求是的典范。这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有根有据,尤其是做学问。

  当今社会,有些人为了利益,不管是非曲直,仅凭非常有限的资料,胡编乱造的现象比比皆是。跟孔子的治学态度比起来,显得实在是太浅薄了。

                    实事求是的刘德

  “实事求是”的意思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该词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对刘德的评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所以刘德成为中国历史上“实事求是”第一人。

刘德(前171年-前129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宗室成员、大臣、藏书家,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母为栗姬),汉武帝刘彻(母为王美人)之兄。于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今河北沧州河间市一带)王。刘德非常喜好儒学,衣着服饰,言行举止都仿效儒生,山东的众儒生多依附于他。

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这时,河间王刘德应时而起,“于灰尽之余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

  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

为了收集书籍,刘德的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凡闻民间有善书者,就亲自前去以重金购之,并命人重抄一份留给百姓;对不愿出让的,他就好言求之,从不采取强制手段。这对当时的绝大多数统治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刘德贤名远扬,众多知识分子都不远千里,携先祖旧书,送给刘德。对这些人,刘德均给予重用和奖金。其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

  刘德还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他以名儒毛苌(毛亨之侄,毛遂后人,湖南韶山毛氏先祖,《诗》的传人,今河北邯郸市鸡泽县人)、贯长卿(毛苌弟子,毛诗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今河北河间市人)为博士,王定为史丞,又广招天下著名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实事求是地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

  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大批的正本古籍,对于当时书典十分匮乏的汉朝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史载刘德多次车载《诗》、《书》等古籍应诏入朝,汉武帝刘彻看到刘德带来这么多书,十分高兴,每次都要举行隆重的接书仪式。

  尽管刘德一心扑在古籍整理上,后来还是因为遭汉武帝的猜疑而忧悒成疾,于公元前129年逝于封国,年仅58岁。由于其对文献资料的突出贡献,刘德死后谥号为“献”,史称“河间献王”,刘德的作为受到知识分子的狂热追捧,班固在《汉书》中专门为之立传,其传首就评价刘德治学“实事求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