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哲鋭。
3月14日,我来到武汉理工大学与同学们进行生涯分享。武汉理工大学的同学反应更为热烈,期间还有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武汉大学分享时,很多同学希望我能谈谈现在职业和行业发生的变化。因此,我在武汉理工大学的演讲就此展开。
要谈到职业和行业发生的变化,就必须与中国的大时代、大格局产生联系,我谈了三点自己对时事的看法。
1
首先,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中国企业的资本正在进行全球配置。很多中国企业将产业布局放在了全世界,通过并购和入股的方式控制了很多全球的优质企业。但值得忧虑的是,中国企业的跨国管理能力并未得到相应的匹配。所以未来5到10年,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国的中国人才将在职业市场上受到格外青睐。
2
第二个变化是,以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为核心的三大经济群在迅速的增长,而三四线城市发展日趋缓慢。这一点从房价的涨幅就可见一斑。四大城市持续的吸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本和配置了最优质的基础设施。毋庸置疑,在北上广深的青年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虽然互联网可以弥补地域差异,但人才聚集仍然不可替代。从HR朋友获得的反馈是,来自二三线城市的高级管理者的眼界与视角,完全不能与始终在四大城市的管理者相提并论。对于有志青年,应该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在四大城市发展,而是应该规划如何发展。
3
第三个变化是,行业的新生、发展与消亡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即使传统职位和传统行业也在与互联网及其他行业发生深度的融合。对职业重新定义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绝非戏言。需要引起所有人的重视。依靠在大学的存量知识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来吸收各种领域知识和各种观点的碰撞。过早的封闭自身只能是作茧自缚。
在分享过以上三个重要变化后,我请同学们能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完备性”,理工科的同学在发挥自身“逻辑思维”的优势的基础上,要更多的学习如何与他人连接,打造良好的“交流界面”;财务的同学在“财务成本”思维优势基础上,要丰富自身对“机会成本”的经济学思维的认识。每个专业的同学都应该在学校了解更多的跨专业知识,同时注重自己的通识培养。
分享后,我与部分同学进行了一对一的单独咨询。同学们普遍反映,之前找工作只是考虑“薪水”和“稳定性”。今天的分享使他们获取了更多的信息,计划重新规划自己的中期目标。
我是哲鋭,你职业生涯起点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