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去看《血战钢锯岭》是因为网上评价高达9.3,本以为应该是像以往的好莱坞大片,特效炫酷给大家一个视觉盛宴,买票的时候却发现上面写的2D,虽然票价很便宜,心里还是有点点默默的失落,不是3D,会好看吗?
电影的开头就是战火纷飞的场面,众人抬着一个受伤的人安慰其送他回家。紧接着场面回归到主角小时候,除了浪漫的爱情故事,主要是对其小时候差点失手打死自己兄弟和对父亲复杂情感的特写。因为好玩差点失手伤害自己的兄弟性命,让信仰基督教的主人公一直坚信世界上最大的恶就是夺取别人的生命。而从一战战场回来的父亲因为无法再正常面对现实生活,整日酗酒家暴老婆孩子,这好像并没有给主人公童年造成负面阴影反而让他更坚定自己的信仰。善良美丽的女主出现在医院,主人公道斯对其一见钟情,不知道是时代的原因还是男主道斯的主角光环,他和女主的爱情真的是无比纯洁美好。
进入军队之后,影片开始慢慢进入高潮。因为坚持不持械留在军营,道斯的战友和领导都开始想尽办法想逼他自己离开。半夜睡觉被打,被人取笑,都不曾让他有任何愤怒情绪,后来约好和未婚妻结婚的假没有批终于让他有点波动,但也不是对自己信仰的波动,只是为自己无法向自己心爱的人兑现诺言而愤怒。用我们的话来说,软硬皆施,未婚的劝说都没有用,不持械就算假意的也不行。甚至上了军事法庭道斯还是坚定自己不持械上战场。这样纯真的人是会受到上帝眷顾的,道斯的父亲为了他向一战时候的领导求来一张“通行证”,道斯终于可以不持械上战场。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观众觉得这人有点蠢,不持械怎么杀敌,就算是军医,不持械如何自保,战场不是游戏,一眨眼,战友可能变成身边冰冷的尸体。
真正的战场来了,面对大和名族的武士精神,当时的美国军队对抗起来也是十分吃力的,因为对方就像不怕死的机器一波又一波冲向钢锯岭的美国军人。战况很惨烈,枪炮声一响,到处都是被炸飞炸得面目全非的同伴或者敌人。有时候你肯定会觉得,与其被炸得缺胳膊少腿下半生无法生活自理,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又或者你会说能够活下来就要努力好好活下去,没有经历过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有些话说得轻巧,但无论如何,看到战争,即使只是电影,你都会感慨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渐渐,美军抵挡不住日军的强烈进攻,及时退下了钢锯岭。剩下的是一些受伤走不了的,还有一直在救人的道斯。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下一个黎明,不知疲惫的道斯不停的在救人,躲过日军的搜查,不停祷告“one more, let me save one more”,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热泪盈眶,精疲力尽的情况下,是他的信仰一直在支撑着他救下一个又一个生命,甚至还有曾经想尽办法让他走的领导和几个日本敌军,只要是生命,都是珍贵的。
道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救下75个人,美军最终拿下钢锯岭,日军首脑切腹自杀。看到切腹的镜头,内心有点震撼,大和民族虽然在我们国家大部分人眼里都是颇为变态的民族(多少算是民族歧视),他们的武士精神确实赋予他们国家很强大的力量。然而这样的力量在战争中去掠夺侵占其他民族的话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而电影最想传达的就是,战场上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刀枪炸弹,而是救人的力量。
道斯后来被赋予国家最高荣誉奖,然后和他的心上人幸福生活在一起,享年87岁,二十一世纪初去世。电影最后播放了对当事人的采访,不知道细心的观众有没有发现,那个排挤道斯最后却被他所救的军官流下了眼泪。
都说现在的国人都是没什么信仰的,你有信仰吗,有的话信仰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