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髓采摘
“可怕的两岁”,妈妈们在这个阶段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首先,这个分离阶段很特殊,孩子有很多需求,要表达自主性,如果在此之前妈妈给予了充分的满足,孩子则只说“不”;如果没有给予充分满足,也会出现很多其他状况。其次,情况再好的孩子也需要妈妈更多的关注。另外,如果妈妈感觉和孩子相处出现了问题,说明时间需要重新分配。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上,而实际上,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三岁前孩子的情绪问题一定源自他和父母的关系。
孩子遇到挫败,只安慰说没关系是不恰当的,因为有时候安慰会减轻孩子的挫折感,而当挫折感不是来自于道德上的对错时,就应该让孩子学会面对和接受生命里的不如意,比如别人不喜欢他或他做的不如别人好。
父母千万不要指望让孩子回避竞争,也不要教导孩子不要去和别人竞争,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都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竞争。如果父母在自己面对挫败和竞争时,示范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