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什么

线上同频交友,少不了的是自我介绍环节,我们往往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总结,找到那个最适合、最喜欢的标签来定义自己。

而我最常用的叫“书法爱好者”。

回顾我的习字生涯,一共有三个阶段:

初学时,习字是懵懵懂懂的。

为了应对考试,参加了小学的硬笔书法课。老师说“要坐得直,胸与桌面要保持一拳距离”、“写字要有顿笔”、“要写出笔锋、要横平竖直”…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作为乖乖女还是听话地照做不误,倒也从稚嫩的儿童体改为了能够在竞赛中得奖的楷体。

大学时,习字是兴致盎然的。

作为工科生,身边的好友们大多对文字没有兴趣,可即便没有人作伴,即便上课的地方很远,我依然坚定地选修了书法课。

还记得那时候刚搬到新校区,还没有现在的校内交通车。每周的书法课在文科区的教学楼,每次步行过去要接近20分钟。但我从没有落下一节课,甚至为了这个无关紧要的选修课,我每周在图书馆里查找自己喜欢的名帖练习。

每一次,我都要从厚厚一沓练习中找出自己最满意的那张,带给老师批阅。认真的态度让我在课程中脱颖而出,多次获得老师的赞许。

我也从仅知道楷书、隶书的小白到知晓了王羲之、颜真卿、柳宗元等系列大家,总算是摸到了书法的大门。

工作后,习字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大学的学习始终还是阶段性的学习,一学期的书法课结束后,忙于专业课程的我终于还是将笔搁置在一旁。

工作以后,加入了书法俱乐部,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我们相约每天中午在会议室里写字。

学习颜真卿时,练习的纸张铺满会议室的大桌,我们洋洋洒洒地写下浑厚;

学习赵孟頫时,坐下练习,像是在精雕细琢般,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学习金农隶书时,正直怀孕,带着腹中的宝宝,写下了完整的一副《华山庙碑》作品…

现在的我,算是初入书法之境,习字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你问我坚持是什么?

我想坚持就是持之以恒,是面对热爱的事,日复一日地精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